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蓬安县

蓬安县

1913年改蓬州置,属四川嘉陵道。治所在今四川蓬安县西南五里锦屏镇。民国吕式斌 《今县释名》 卷6: 后周置蓬州,治安固县,“兼取故州县为名”。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3年县治由锦屏镇迁今蓬安县 (周口镇)。


在四川省东北部。属南充市。面积1332.05平方千米。人口68.2万。辖15镇、23乡。县人民政府驻周口镇。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析安汉县置相如县兼置梓潼郡,治今县西。北周废郡,县属南宕渠郡。隋属巴西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果州。南宋宝廞六年(1258年)属蓬州。元为蓬州治。明洪武中省相如县入蓬州。清蓬州属顺庆府。1913年废府州留县;取蓬州、安汉县首字名蓬安县,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3—1935年县东境为阆南、营山二县苏维埃政府辖地,属川陕革命根据地。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南充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南充专区。1956年迁治周口镇(今治)。1968年属南充地区,1993年属南充市。地处盆中丘陵东北低山丘陵地带。嘉陵江自西北入,蜿蜒县境中部,左纳河、舒河、利溪河等折向西南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并产蚕茧、柑橘,为南充地区主产地,以锦橙尤著。有芒硝矿、缫丝、雪茄烟、果品加工等工业。川鄂、南巴公路经此,营蓬公路起点。嘉陵江航道通广元、重庆。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于境内留有石刻标语多处。名胜古迹有蓬州、相如县故城旧址,燕山寨、石梁沱及小锣山等。


猜你喜欢

  • 梅里急部

    又作密儿纪部。辽北境部族,属西北路招讨司。即蒙元史料所载之篾里乞 (篾儿乞) 部。居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和鄂尔浑河下游一带。辽道宗大安八年 (1092) 北阻卜酋长磨古斯举兵反辽,梅里急部亦从之叛,至

  • 卑庐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北宋作卑卢州。后废。

  • 色如错

    又作希如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南六里处。藏语意为犀牛角。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后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 万安山

    ①在今山西沁县南。《清一统志·沁州》:万安山“在州南四十里。其地有文中子洞”。相传为隋王通读书处。②即今江苏苏州市西北阳山。《清一统志·苏州府一》:阳山“在长洲县西北。一名秦余杭山。一名万安山”。③在

  • 文渊阁

    在今北京市故宫东华门内。明建,清移至文华殿北。清《日下旧闻考》卷12:“乾隆三十九年,命于文华殿后规度方位所宜,创建文渊阁,用贮四库书籍凡三万六千册。”

  • 会经楼

    在今四川阆中市城内。《舆地纪胜》卷185阆州:会经楼“雍子仪元祐中家于将相坊,筑会经楼,经、史、子、集,京本、蜀本、浙本各一本,总三万余卷。苏公轼为题额,范百禄已下皆有诗,蒲宗孟有记”。

  • 贤首山

    亦名贤隐山。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南七里。《梁书·武帝纪》: 南齐建武二年 (495),北魏围攻司州,萧衍赴援,“去魏军数里,径上贤首山”。《资治通鉴》: 梁天监二年 (503),魏将犯义阳,司州刺史蔡道恭

  • 云安厂盐课司

    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清一统志·夔州府二》:云安厂盐课司“在云阳县东北,即故云安监地。本朝雍正七年设巡司,乾隆元年改设盐课大使”。

  • 胜巳山

    在今四川奉节县南十二里。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21: “ 《志》 云: 白帝城东十五里有胜巳山,以高出众山之上也。王十朋命名龟龄。” 《方舆纪要》 卷69奉节县 “白盐山” 条下: “胜巳山在府

  • 大盘龙庵

    即今盘龙寺。在云南晋宁县东四十八里盘龙山腰。元至正七年(1347)建,以山名寺。元宣光三年(1372)《大盘龙庵大觉禅师宝云塔铭》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