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虞山

虞山

①一名吴山。中条山支脉。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南,跨夏县、平陆界。《水经·河水注》: 沙涧水“北出虞山,东南径傅岩”。

②又名海隅山、海禺山、海虞山、海巫山、乌目山。在今江苏常熟市 (虞山镇) 西北。《越绝书》卷2: “虞山者,巫咸所出也。” 明王鏊 《姑苏志》卷10谓虞山以 “虞仲葬此得名”。《方舆纪要》卷24引 《名山记》: 虞山 “山长十八里,周四十里,高百六十丈,为县主山。登其巅,江外诸山隐隐可见”。

③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寰宇记》 卷96余姚县: 虞山 “在县西三十里。《太康志》: 舜避丹朱于此”。

④又名鱼山。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9砀山县: 虞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南去芒砀山十余里。金时尝迁县治于山之南麓”。

⑤一名舜山。即今广西桂林市东北五里虞山。唐莫休符 《桂林风土记》: “舜祠在虞山下。” 明崇祯十年(1637) 徐霞客游虞山及韶音洞,记景胜甚详。


(1)古称乌目山,又称海虞山、海隅山。在江苏省常熟市西北部,东端伸入市区内。《越绝书》:“虞山者,巫咸所出也。虞故神出奇怪。”一说,因西周仲雍(虞仲)葬此得名。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9千米,主峰锦峰,海拔261米。主要由泥盆纪砂岩构成。山南以石景取胜,有剑门奇石、宝岩、石梅等;山北以山涧著名,有秦坡飞瀑、桃源等。还有仲雍墓、言子墓、黄公望墓、读书台等古迹。山上苍松翠竹,风景秀丽,为江南名山。辟有国家森林公园。(2)又称舜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北极路东。为一孤山。山下有唐代建的虞帝庙和舜祠,祠左有宋代建的南熏亭,抗日战争时期均被毁。山右山后两支溪流汇于芦湾,园圃葱绿,环境优美。相传舜帝南巡,曾游此山,因舜系有虞氏,史称虞舜,故后人称此山为虞山,并建庙塑像纪念。山壁间有唐至清石刻60多方,如唐韩云卿撰文、韩秀实书、李阳冰篆额的《舜庙碑》和宋代朱熹作的《虞帝庙碑》等石刻。山西麓有韶音洞,洞前清风林木,后有淙淙潭水,交响成韵,似演奏舜帝所作韶乐。洞内有宋人书刻“韶音洞”三大字。


猜你喜欢

  • 暖泉城

    在今甘肃平凉市北。《清一统志·平凉府》: 暖泉城 “在平凉县北暖泉上。明嘉靖八年韩昭王筑。高三仞,复道相连,亭榭十数,为览游之所”。

  • 阿札?

    在今贵州水城县南。清置阿札��汛,有把总驻此。

  • 七圣山

    即七峰山。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三里。《清一统志·兰州府一》:七峰山“亦名七圣山”。

  • 乃东

    集镇名。在西藏自治区乃东县中部。为原乃东县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20。乃东,系用汉字译写的藏语地名。农产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籽等。畜产有牦牛、藏系绵羊、山羊等。有公路直达拉萨。

  • 凤翼山

    在今越南北部永富省西北夏和县境。《方舆纪要》卷112安南三江府:凤翼山“在府西南夏华县。山势回翔,如凤矫翼”。

  • 合口镇

    在今河北沧县西南。《水经·浊漳水注》:“衡漳又东左会滹沱别河右渎,又北入清河,谓之合口。”《魏书·地形志》 浮阳县下亦载:“西接漳水,衡水入焉,今谓之合口。”《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三年(388),后

  • 兴州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嘉宁县(今越南永富省白鹤县南凤州)。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峰州。②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益州置,治所在武兴郡武兴县(今陕西略阳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隋大业初改为顺政郡

  • 木密千户所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都同。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南四十二里易隆。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

  • 郑侯国

    西汉置,属山阳郡。当在今山东西南部。东汉省。

  • 梅山

    ①即今浙江宁波市东海中梅山岛。《方舆纪要》 卷92定海县 “管界寨” 条下: “又大嵩巡司,旧置于县东南大嵩港。洪武十七年移置县南梅山。” 即此。②一名栖隐山。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南十五里。《舆地纪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