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

在今陕西西安市三学街。原文庙所在地。北宋元祐二年(1087)为保存唐开成年间镌刻的《十三经》而建,历代都有增添,清初始称“碑林”。现有七个陈列室、六个游廊和一个碑亭,共展出碑石墓志一千多块,荟萃自汉迄清各代名家手笔,是我国一座书法艺术宝库。碑文内容保存了各种史料,如“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不空和尚碑”以及唐中尼合文的陀罗尼经幢,是研究中外关系的重要实物。一百一十四石的“开成石经”是一座大型的石质书库。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陕西省西安市三学街。原文庙所在地。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为保存唐开成年间镌刻的《十三经》而建立,历代都有增添,规模逐渐扩大,清初始称“碑林”。现有7个陈列室、6个游廊和1个碑亭,共展出碑石墓志 1000 多块,自汉迄清,荟萃各代名家手笔,是一座书法艺术宝库。真草隶篆,琳琅满目,特别是唐代书法名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李阳冰、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智永、李隆基、史维则等人的手笔刻石,最为珍贵。宋、元、明、清的名家墨迹,如米芾、蔡京、赵佶、苏轼、赵孟��、董其昌、林则徐等也为人们所注意。碑文内容保存了各种史料,如“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不空和尚碑”以及唐中尼合文的陀罗尼经幢,是研究中外关系的重要实物。114石的《开成石经》,两面刻《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等12部经文,共计65万余字,是一座大型的石质书库。此外,昭陵六骏浮雕石刻等亦移入碑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 安 碑 林


猜你喜欢

  • 淮南矿区

    1949年7月改淮南特区置,隶皖北行署区。治九龙岗 (今安徽淮南市东南九龙岗)。同年11月改置淮南矿区办事处。1951年改设淮南市,迁今治。1949年设置(县级),治今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属皖北行署区

  • 平泉井

    在今四川简阳市西。《舆地纪胜》卷145简州:平泉井“在平泉县。市民日汲于此者五百家,不随所汲多寡为之增损,县因得名”。

  • 暖池塘

    即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暖池塘乡。民国 《锦西县志》 卷1: 暖池塘镇 “西北有暖泉,故名”。

  • 东流安抚司

    明洪武八年(1375)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东流司乡。后废。

  • 石簰峡

    即石鼻山。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南宋陆游《入蜀记》:“泊石牌峡。石穴中有石如老翁持鱼竿状,略无少异。”

  • 永顺县

    ①唐武德四年(621)析新兴县置,属新州。治所在今广东云浮市东南五十里。北宋开宝五年(972)废。②清雍正七年(1729)改永顺厅置,为永顺府治。治所即今湖南永顺县。民国初属湖南辰沅道。1922年直属

  • 大长江

    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07永宁州:大长江在“州北五十里。源出都狼山之大长泉,一名济泉,东南流入永福县界,下流合于漓江”。

  • 梅龟堡

    明隆庆四年 (1570) 置,属隆安县。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0隆安县 “驮演寨” 条下: 梅龟堡 “在县东南五十里,有戍兵以扼梅龟岭之险”。

  • 云陵

    ①西汉钩弋夫人的陵墓。在今陕西淳化县北铁王乡南大圪垯村。《汉书·外戚传》:武帝后元二年(前87),“钩弋倢伃从幸甘泉宫,有过见谴,以忧死,因葬云阳。……昭帝即位,追尊钩弋倢伃为皇太后,发卒二万人起云陵

  • 太平都

    即今广东南海市西南太平圩。明属高明县,置太平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高明镇东太平。明成化中移高明巡检司治此,改名太平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