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林寺

西林寺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西北麓东林寺西,与东林寺相对。东晋太元中僧慧永建,隋开皇中修。唐宋尤盛,元时毁。明洪武十四年(1381)复建。现仅存一栋殿宇及寺侧建于唐开元年间的西林塔。


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东林寺西。东晋太元二年(377年)太府卿陶范为高僧慧永创建。宋太宗赐名“太平兴国乾明禅寺”。庐山著名丛林之一。原为沙门竺昙禅室,自晋至唐,一直处于鼎盛时期。元毁于兵火,明相继修复。清咸丰四年(1854年)再毁,十一年重建又毁。历经战乱兴废,近年修复,重现佛光异彩。北宋诗人苏轼曾有《题西林壁》一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寺后有一宝塔,名西林塔,又称千佛塔。唐开元年间始建,明代曾重修。塔呈六面七层,均有佛龛。底层南北开门,正门向南。塔南每层门顶皆有题额,底层为“千佛塔”,二层为“羽宝林”,三层为“金刚幢”,四层为“灵鹫来”,五层为“无上法”,六层为“听雨花”,七层为“光明藏”。虽历尽沧桑,仍完好无损。


猜你喜欢

  • 沙岗

    亦作沙冈。即今辽宁盖州市西南沙岗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盖平县图:西南有沙岗台。清末,南满铁路经此。

  • 南草湖

    在今甘肃山丹县南。《方舆纪要》 卷63山丹卫: 南草湖 “在卫城南,周回九里。又西草湖,在城西十里,周回 七里,与南草湖水皆可溉田”。

  • 宿州卫

    明洪武十年 (1377) 建守御千户所,永乐七年 (1409) 改为卫。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后废。

  • 巴林桥

    古潢水石桥。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南西拉木伦河上。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3巴林部:“潢水石桥在今巴林旗界内,距翁牛特北境不远,今尚存。《承德府志》:土人呼为巴林桥,在赤峰县北潢江两岸。”

  • 兴庆山

    在今四川高县北。《舆地纪胜》卷163叙州:兴庆山“在庆符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0庆符县“迎祥山”条下:“县南十五里有兴庆山,县因以名。”

  • 石梁涧

    即石梁河。今安徽天长市北白塔河。古水名。又名石梁溪、石梁河。即今安徽省天长市境内白塔河。《南齐书·高帝纪》:南朝宋泰始中,萧道成破薛安都兵,“进屯石梁涧北”,即此。参见“白塔河(2)(1)”。

  • 泉县

    系南朝宋白水侨县之误。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

  • 南阳市

    1948年11月解放后由南阳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简称宛。在河南省西南部。面积2.66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1975 平方千米)。人口 1047.8 万(市辖区168.4万)。辖宛城、卧龙2区

  • 壶关山

    亦名壶山、壶口山。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南,跨壶关县界,绵延百余里。《元和志》 卷15:“山形似壶,于此置关,故名壶关。”即“壶口山(2)”。

  • 万答镇

    在今江苏武进县南。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阳湖县图:南有万答。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武进县西南有“万答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