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汝南郡
南齐置,治所在舞阴县(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五十八里古城寨)。建武五年(498)废。
南齐置,治所在舞阴县(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五十八里古城寨)。建武五年(498)废。
又名马头山。在今河北易县北二十里马头。《水经·易水注》:濡水“出故安县西北穷独山南谷”。即此。
即春秋战国时之邓邑。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邓襄镇。
在今天津市南二十里。清康熙《天津卫志》卷1:巨家庄“在城南,去城五十里。世传为汉时巨无霸故里”。
即乌思藏四如。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全境建置名。吐蕃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军政区域称为如(意为翼、部),共四个,约当今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地区。
即蒙古车臣汗部左翼后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马塔特。
唐置,属大足县。即今四川大足县南四十里龙水镇。《宋史·卢斌传》:淳化二年(991),“侦知贼(任诱)在龙水镇,值大雨,斌驰马四十里,骑从数十人,遂斩(任)诱等百余级”。即此。清光绪十年(1884),镇
黄河津渡名。一作啮桑。在今山西乡宁县西黄河畔。《左传》: 僖公八年 (前652),“晋里克帅师,梁由靡御,虢射为右,以败狄于采桑”。杜预注:“平阳北屈县西南有采桑津。”亦作啮桑。黄河渡口名。在今山西省
在今湖北武昌县南十七里乌龙泉镇。《清一统志·武昌府》 引《江夏县志》:乌龙泉“峰回路转处,巨石夹道,或立或伏,其水夏凉冬温,甘甚”。集镇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部。属乌龙泉街道办事处。人口1.7万。
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南。《寰宇记》 卷98临海县: 盖竹山 “在县东三十一里。高九百丈,周回一百里。《抱朴子》 云: 余山不可合神丹、金液,有山精木魅,多坏入药,唯有大小台华山、少室、盖竹等山,一作可成”
亦作香坪堡。北宋置,属莳竹县。在今湖南绥宁县西南寨市镇西北。清又名枫香堡。又称枫香堡。宋置,在今湖南省绥宁县西南。属绥宁县。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