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坵镇塘
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一百一十四里资丘镇东。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长阳县西有资坵镇。1980年滑坡,徙于桃山今址。
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一百一十四里资丘镇东。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长阳县西有资坵镇。1980年滑坡,徙于桃山今址。
亦作棘里亭。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左传》: 昭公十年 (前532),陈桓子召公子山 “而反棘焉”。杜注: “棘,子山故邑。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 《括地志》 以为即古画邑。
又作乌诺里。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乌奴耳镇。《清史稿·地理志》:呼伦直隶厅有“乌诺尔”车站,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乌诺尔”,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
即今内蒙古海拉尔市东哈克乡。《清史稿·地理志》: 呼伦直隶厅有 “哈克车站,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哈克”,蒙古语意为“碱地” 或 “地衣”。
①即今山西大同县东北十七里阁老山。《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栲栳山 “景泰初,敌寇大同,镇帅郭登帅兵饵之,行七十里,至水头。……追四十里,至栲栳山,尽夺所掠而还”。②在今安徽灵璧县北五里。《方舆纪
西魏改南安郡置,治所在安南县 (今河南叶县南)。北周废。东魏置,治定南县(今河南叶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叶县一带。北周降为县。
在今四川广元市南。清嘉庆 《四川通志》卷89广元县: 思贤铺在 “县南二十里”。
指今南海东部。为自大食至中国航行所经七海之最后一海。《初学记》卷6引谢承 《后汉书》 曰:“交阯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古代指相当今中国南海至爪哇海一带,或泛指东南亚一带海域。《初学记》卷六引谢承《
在今湖南东安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1新宁县: 枫木岭关在 “县东百二十里。旧为戍守处”。
一名磨盘山。在今山西临县东。《清一统志·汾州府》:连枝山“周九十余里,与永宁州接界。枝脉蔓延,连接群山,故名”。
亦作别牒里。在今新疆乌什县西北别迭里河源附近与吉尔吉斯斯坦分界处。清光绪十年(1884)不平等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规定:“自别牒里山豁起,往南顺天山岭,至图永苏约克山豁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