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镇
即今山东无棣县北三十里车镇乡。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 《舆图志》:海丰县北有车镇。
即今山东无棣县北三十里车镇乡。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 《舆图志》:海丰县北有车镇。
又名华亭泖、泖湖。即今上海市松江县西的泖河。《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华亭县:泖湖,“《吴地志》:泖有上、中、下三名。《图经》:西北抵山泾,水形圆者, 曰圆泖,亦曰上泖,南近泖桥;水势阔者,曰大泖,亦曰
亦作察哈和硕。在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南对青山镇。《清史稿·地理志》 呼兰府:“旧设台三:察哈和硕。”
清置,属晋江县。即今福建晋江市北庵上。在山东省安丘市南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庵上村,人口6000。因山前曾有尼姑庵,故山名庵上山,村以山名。1950年为丘南县第六区。1953年丘
①一名石公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北八里,与焦山对峙。《清一统志·镇江府 一》: 石公山 “一名象山,形如双象。《府志》: 焦山两狮形,象山两象形,狮象截水之下流,郡之门户在焉。岩有洞曰象山洞”。②在今浙
西羌别种。地当今甘肃南部西汉水与白龙江流域。《魏书·宕昌传》: 宕昌羌梁懃自称王,“其地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席水以南,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阜,人二万余落”。北周保定四年 (564) 大将军田弘讨灭之,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明嘉靖 《翁源县志》: “耽泉去县 (今翁城镇) 三十里。山下有巨石,鸣泉泻落,珍木兽禽。唐时有僧杖锡于此,耽玩不舍,因名耽石。宋余襄公 (余靖) 磨崖大书记刻尚存。”
金正大三年 (1226) 置,属绥德州。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古城山上。元初废。
即赤鼻山。亦作赤壁矶。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一里。北宋苏轼谪居黄州,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误认为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操于赤壁之处。清康熙年间定名为“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清光绪间义和团首领朱红灯曾于此组织群众,鼓动“学拳灭洋”。在今山东省平阴县西。清光绪年间,义和团首领朱红灯曾于此组织群众,宣传“学拳灭洋”主张。
又名梁王台。在今山东定陶县东五里。《方舆纪要》 卷33定陶县: 彭越台 “相传彭越所筑。今高阜隆起,即故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