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通城县

通城县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升通城镇置,属鄂州。治所即今湖北通城县。南宋绍兴五年(1135) 废。十七年 (1147) 复置。元属武昌路。明属武昌府。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


在湖北省东南部,西、南邻湖南省,东南邻江西省。属咸宁市。面积 1131 平方千米。人口46万。辖9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隽水镇。西汉为下隽县,属长沙国。东汉属长沙郡。三国吴及晋因之。南朝宋属巴陵郡,齐为巴陵郡治。隋省下隽入蒲圻。唐天宝初为唐年县地。元和中为通城镇。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升为县。《舆地纪胜》鄂州通城县:“唐天宝元年隶唐年县。县西有市曰锡山,元和二年升为镇,五年更名通城镇。”县因镇为名。元丰八年(1085年)隶岳州。元廞七年(1092年)还属鄂州。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废为镇,十七年复。元属武昌路。明属武昌府。清因之。1914年属江汉道,1927年直属省。1949—1951年属大冶专区,1952年属孝感专区。1960年并入崇阳县,属武汉市辖。1961年恢复通城县,仍属孝感专区。1965年后属咸宁专区。1970年属咸宁地区,1998年属咸宁市。地处幕阜山北麓低山丘陵,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较平坦。隽水、沙堆港、菖蒲港、铁柱港为主要河流。境内溪流密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有野猪、虎、豹、白颈长尾雉、白鹇、蛇等野生动物。农产以稻、小麦、油菜籽、薯类和豆类为主,盛产油茶。矿产有钒、银、瓷土、大理石、花岗石等。工业有陶瓷、电力、机械、轻纺、建材、造纸、食品等。竹木工艺品为地方名产。106国道和南大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天岳关、南虹桥、灵官桥等。


猜你喜欢

  • 马口湖

    在今湖北武穴市西北。《方舆纪要》卷76广济县“武山湖”条下:“马口湖在县(治今梅川镇)西南八十里,西流入江为马口渡。《嘉熙对境图》:宋初南征, 自马口济江。”

  • 依西肯卡伦

    清末置,属黑龙江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塔河县东北依西肯乡。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33: 黑河所属卡伦“依西肯,距倭西门九十里,多平原可垦之地”。后废。

  • 圣安寺

    在今北京市宣武区南横街西口路北。创建于金章宗天会年间。明正统十一年(1446)重修,改名普济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修后,复名圣安寺。大殿内供奉明代脱沙三世佛,东、西、北三面墙上有佛教故事题材

  • 赵韩王园

    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南。赵韩王即赵普,北宋开国功臣,家居洛阳。淳化元年 (990)罢相,为西京留守、河南尹,仍兼中书令。淳化三年 (992) 遣人上表求致政,拜太师,封魏国公。死后追封韩王。宋李格非 《

  • 常州府

    元至正十七年 (1357) 朱元璋改常州路置,属江南行中书省。治所在武进县 (今江苏常州市)。明洪武中直隶京师 (永乐后直隶南京)。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无锡、江阴、武进、宜兴等市县地。泰昌初避光宗朱常

  • 歌乐山

    ①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舆地纪胜》卷96肇庆府: 歌乐山 “ 《郡国志》 云: 端州歌乐山,风起声如音乐”。《方舆纪要》 卷101高明县: 歌乐山 “在县 (治今明城镇) 西二十五里,高三百余丈,周二

  • 浮膺山

    一名浮瀛山。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浮鹰岛。上有四溪,下临溟海,控扼海道。宋、元时居民蕃庶。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徙其民于大金山,地遂荒废。明 《郑和航海图》 及清 《海国闻见录》 均作芙蓉山。古岛

  • 松柏嶂

    在今福建永定县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98永定县: “松柏嶂在县南。《志》 云,与广东饶平县接界。 叠��巍峨, 林山蓊蔚。 昔人多避寇于此。”

  • 新和县

    1941年改托克苏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新和县。取 “新疆永久和平” 之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北依天山支脉却勒塔格山。属阿克苏地区。面积为8223平方千米。人口14.3万。 辖2镇、6乡

  • 官寨港

    在今广东廉江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4石城县: 官寨港 “在县西南百二十里。源出廉州府废石康县之六牛山,南流二十里入永安大海。近官砦盐场,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