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鄂州

鄂州

隋开皇九年 (589) 改郢州置,治所在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寰宇记》 卷112鄂州: “取鄂渚以为州名。” 大业三年 (607) 改为江夏郡。唐武德四年 (621) 复为鄂州。辖境约当今湖北蒲圻市以东,阳新县以西,武汉市长江以南,幕阜山以北地。天宝元年 (742) 改为江夏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鄂州。永泰之后为鄂岳观察使、武昌军治所。北宋为荆湖北路治所。元为湖广行中书省省会。至元十四年 (1277) 改为鄂州路。湖北省简称鄂,盖以此为名。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郢州置,治江夏县(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取鄂渚为名。唐辖境约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以南地区和黄石、咸宁等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路。唐、宋先后为武昌军节度使、荆湖北路治。


猜你喜欢

  • 阿旁部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在今云南大关县南部。

  • 建州五部

    明建州女真之主体。明末定居今辽宁苏子河、浑河流域的建州三卫女真人,逐渐形成为五大部,即 《清太祖实录》 卷1所谓 “满洲国之苏克苏浒河部、浑河部、王甲部、董鄂部、哲陈部”。万历十一年至十六年 (158

  • 益都府

    金改青州置,为山东东路治。治所在益都县 (今山东青州市)。辖境包括今山东青州、临朐、寿光、广饶、博兴等市县及淄博市的临淄附近地。元改为益都路。金改青州置,治益都县(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博兴

  • 雉河

    即今安徽涡阳县北武家河。上承河南商丘县之沙河,东南流经安徽亳州市东南境,至涡阳县城北入涡河。《清一统志·颍州府》: 雉河“在亳州东一百二十里,与蒙城接界,东流入涡水”。

  • 勐 (猛) 麻

    即大勐麻。今云南云县东南大寨乡。明、清时设土巡司于此。

  • 蓝山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南平县置,属桂阳郡 (后属郴州)。治所在今湖南蓝山县东北古城村。《寰宇记》 卷117郴州蓝山县: “因县南蓝山为名也。”五代时移治今蓝山县。北宋属桂阳监。南宋属桂阳军。元属桂

  • 郜家店

    即今辽宁西丰县西郜家店镇。伪满康德五年 《西丰县志》 图: 西有郜家店。

  • ①西周封国。姬姓。在今河南陕县老城东北侧。春秋时为晋邑。《左传》: 僖公三十年 (前630),郑烛之武见秦伯曰: “许君焦、瑕,朝济而设版焉。” 杜注: “焦、瑕,晋河外五城之二邑。”战国属魏。《史记

  • 邢洺路

    蒙古太宗八年(1236)置,治所在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宪宗二年(1252)改为洺磁路。蒙古太宗八年(1236年)置,治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东南永年)。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武安、邯郸、永年、曲

  • 遥遥岩

    原名窑窑。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为徽、杭古道上重要关隘,有江南第一关之称。《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 遥遥岩在 “县东八十里。巑屼陡绝,有大石门。宋宝祐中,辟为磴道,凡五里余,由此东达临安。元大德中,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