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山
即铜官山。在今四川金堂县东。《舆地纪胜》 卷164怀安军: 金水山,“ 《皇朝郡县志》 云:在金水县北四十里。本名铜官山”。
即铜官山。在今四川金堂县东。《舆地纪胜》 卷164怀安军: 金水山,“ 《皇朝郡县志》 云:在金水县北四十里。本名铜官山”。
即今福建福清市东南东营。《明通鉴》:嘉靖四十一年(1562),戚继光“旋师抵福清,遇倭自东营澳登陆,击斩二百人”,即此。即今福建省福清市东南东营。《明通鉴》: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旋师抵
在今陕西眉县东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5郿县: 清湫水 “在县东二十五里。出太白山,北流入渭”。
南齐建元二年(480)置,属龙安郡。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陈太建五年(573)废。古县名。南朝齐建元二年(480年)置,治今安徽省太湖县东。陈太建五年(573年)废。
北宋熙宁七年(1074)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市东南十五里。金废。
在今台湾省本岛中部。发源于合欢山南麓,横穿西部平原,经西螺溪入台湾海峡。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浊水溪出小岗山之南,山南有大滚水山,出水常浊,故溪之流皆浊,因以为名。”在台湾省本岛中部。因河
在今江苏溧阳市南七十里。宋《景定建康志》卷17:石屋山“山西有铸剑坑。《旧志》云:吴王使欧冶子铸剑于此”。
即今河南卫辉市东二十八里李源屯镇。清乾隆《卫辉府志》卷8:汲县李源屯有集。
汉代西域罽宾国都城。在今克什米尔潘德勒坦。《汉书· 西域传》: 罽宾国 “王治循鲜城”。
即明置打冲河中左千户所的简称。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4《边防记》盐井卫:“打冲河守御千户所,洪武中立中左一所。今分为五,在卫北百六十里。唐为沙野城,今沙平递运所其旧址也。”
即获水。在今河南东部,安徽、江苏北部。晋以后被认为是汴水的下流,通称汴水。《水经》 作猚水。即“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