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金界壕

金界壕

一作金源边堡。金朝为防御蒙古所筑壕堑。天眷元年 (1138),婆卢火驻乌骨迪烈地时建,为东北路界壕。大定二十一年 (1181) 将界壕取直,“东北自达里带石堡子至鹤五河地分,临潢路自鹤五河堡子至撒里乃,皆取直列置堡戍”。明昌五年(1194) 在旧界壕基础上增建,至承安三年 (1198)竣工。《金史·地理志》: “金之壤地封疆,……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右旋入泰州婆卢火所浚界壕而西,经临潢、金山、跨庆、桓、抚、昌、净州之北,出天山外,包东胜,接西夏。” 这北界边界线即界壕边墙的走向。据实测,金界壕起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旗嫩江西岸的前、后七家子村,西南沿大兴安岭东南麓经阿荣旗、扎兰屯市、扎赉特旗北,至科右前旗满族屯分为内外二线。外线经科右中旗西北、霍林郭勒市、东珠穆沁旗。内线从满族屯向西南,经突泉县、扎鲁特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至克什克腾西之达里泊,在正蓝旗境分为南北两线,北线经正镶白旗、镶黄旗,至商都县与南线合,往西经察右后旗、四王子旗,在查干敖包苏木东与外边墙会,经达茂旗、武川县西北,折而南至大青山北麓。在东乌珠穆沁旗东北延伸入蒙古国境有一道外墙。从东到西界壕全长三千里。用夯土筑墙,墙外掘壕。重要地段有双壕双墙。为古代巨大的工程之一。又在今额尔古纳河上游北岸,西经满州里市北,直至蒙古国,金代亦筑有边堡。


金代为防御蒙古在北方边境地域所筑军事防御工程。或称“壕堑”、“塞垣”。夯土石筑墙,城外掘壕,重要地段为双壕双墙连续并列,即外壕、副墙、内壕、主墙。单线墙或主墙外侧筑有马面,内侧于要害处筑边堡,间距约等,便于应接。据《金史》记载,天眷元年(1138年)以前,在东北路泰州境内创建界壕。大定十七年(1177年)以两路招讨司、乌古石垒部族、临潢、泰州等路兴修,二十一年大规模修筑东北、临潢两路界壕,参差不齐处予以取直。明昌年间西南路、西北路,沿临潢达泰州开筑壕堑,直至承安三年(1198年)竣工,即所谓“明昌界壕”或“新长城”。边墙东北端起于今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北嫩江西岸,西南沿大兴安岭东南麓,顺阿荣旗、扎兰屯市界,经扎赉特旗西北、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满族屯,分成两线:外线向西经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北,至霍林郭勒市北,西入东乌珠穆沁旗东部。内线向西南经突泉县西北、科尔沁右翼中旗西北、扎鲁特旗西北、阿鲁科尔沁旗北、巴林左旗北、巴林右旗北、林西县北,西南至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西岸,又分为南北两支:北支西经正镶白旗、镶黄旗北,至商都县北,与南线合;南支则南下,经正蓝旗东北,西南沿闪电河西经太仆寺旗、化德县南,至商都县北与北支合。内线又往西经察哈尔右翼后旗北界,经四子王旗北,与外线合,西南经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南、武川县西北,折而南下至西南庙沟乡上庙沟村西南大青山北麓,达西端终点。外内线尚有遗迹。又今额尔古纳市根河南岸起,向西至额尔古纳河东岸,转入俄罗斯境,又从满洲里市北过新巴尔虎右旗北,再西入蒙古境,经乌勒吉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西至肯特山南麓,尚有遗迹,亦是金代所筑,或筑于初期。


猜你喜欢

  • 黄陵城

    在今四川开县东六里丰乐镇黄陵村。五代时土人黄、侯二家所筑,因名黄侯城,后衍为今名。明崇祯十四年 (1641),张献忠义军大败官军于此。《明史·张献忠传》: “总兵猛如虎、参将刘士杰追之开县之黄陵城,贼

  • 阿尔泰乌梁海七旗

    清乾隆十九年(1754)设,分左、右二翼。左翼旗四、右翼旗三。属科布多。驻牧地在今新疆阿尔泰县西北库木至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查干果勒以东地区。

  • 由特里屯

    亦作由得里。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通古斯卡河口东北。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皇舆全览图》:黑龙江下游枯鲁河口以下有“由得里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吉林通志》卷17:混同江北岸

  • 乌峡镇

    在今广西岑溪县西一里。《方舆纪要》卷108岑溪县:乌峡镇“旧置于乌峡山下。后移于此,改为上里河巡司”。

  • 大通

    即今安徽淮南市大通街道办事处。淮南铁路在此有大八支线向西通八公山。

  • 张村

    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十里。《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五岭关”条下:“《志》云,今县西十里有张村,以唐张志和隐此而名。”集镇名。(1)在浙江省江山市区东南部。张村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350。产茶叶、油茶

  • 湖口镇

    唐武德五年 (622) 于湖口戍置,属寻阳县。在今江西湖口县。五代南唐保大间升为湖口县。(1)在湖南省茶陵县南部。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湖口圩,人口4000。洣水于此环绕呈湖状

  • 坡斯坎

    亦作波斯坎、坡斯坎木、坡斯恰木。即今新疆泽普县。1921年置泽普县于此。《清一统志·叶尔羌》: 坡斯恰木 “在叶尔羌城东南七十里”。

  • 灵居山

    亦名云居山。在今四川安岳县南。《寰宇记》卷87安岳县:灵居山“在县南七里”。《舆地纪胜》卷158普州:灵居山,“《图经》云:与静居山对峙。其上为真相寺,有千佛龛、葛仙洞。草木润秀,向背皆苍岩,为近城游

  • 基长汛

    即今贵州独山县东南四十里基长镇。旧有外委戍守。“基长” 为鸡场谐音。昔以 “酉” 日赶场,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