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鐘) 山
①即钟台山。在今湖北咸宁市东南六十里。《清一统志 · 武昌府》: 钟台山 “一名钟山。……裴子野 《宋书》: 永嘉元年,钟山洪水,有钟自山流出。因名”。
②在今广西钟山县城中。《方舆纪要》 卷107富川县: “钟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富川县旧置于此。上有石,叩之如钟,因名。”
①即钟台山。在今湖北咸宁市东南六十里。《清一统志 · 武昌府》: 钟台山 “一名钟山。……裴子野 《宋书》: 永嘉元年,钟山洪水,有钟自山流出。因名”。
②在今广西钟山县城中。《方舆纪要》 卷107富川县: “钟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富川县旧置于此。上有石,叩之如钟,因名。”
①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陕西府谷县西北之清水川,为黄河小支流。《清 一统志·榆林府一》: 清水川 “在府谷县北五十里。自西北沙漠界流入,径清水堡,过欢喜梁,折而东流,又东南注于河。边方士骑,赖以汲饮
金初改宋京东东路置,治所在益都府(今山东青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山以北,沾化、商河、禹城、长清以东及沂河流域和江苏沭阳以东,淮河以北地区。金末废。金改宋京东东路置,治益都府(治今山东青州市)。因地处
在今山西壶关县东南。《清一统志·潞安府》: 崇贤堡 “在壶关县东二十里。周三百二十五丈有奇。四面崖壁,高深十丈,有东、西门”。
即交趾郡。治所在龙编县(今越南河北省仙游东)。《晋书·地理志》、《南齐书·州郡志》 等书均作“交阯”。
一作曲惠。在今新疆和硕县东曲惠乡。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5: 楚辉 “在乌沙克塔勒西五十里,察罕通格西南七十里。有城垣,西距哈喇沙尔城一百二十五里。自乌沙克塔勒、察罕通格南北两道至此会而为一”。
即浇洛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资治通鉴》: 东晋太宁三年 (325),后赵 “(宇文) 乞得归据浇水以拒 (慕容)皝”。胡三省注: “浇水,即浇洛水。”即“饶乐水”。
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6景东府引《滇纪》云:“旧在府西南,跨澜沧江上。后汉永平初所建。明朝永乐初修,高广千仞,两岸峭壁林立,飞泉急峡,复磴危峰,森罗上下,熔铁为柱,以铁索系南北
即今山西代县城。北魏明帝时,代县徙治于此。
即东晋侨置逡遒县。治所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北六十里。《宋书·州郡志》: “逡道令,汉作逡遒,晋作逡道,后分芜湖为境。”
古族名。《史记·西南夷列传》: “自桐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 战国至秦、汉,昆明族在今云南洱海一带,处从蜀通身毒道上,但发展比较缓慢。汉武帝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