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里 (裹) 门
一作铁裹门。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北镇门堡北。《国榷》: 嘉靖二十四年 (1545) 八月,俺答入犯大同中路,“总督翁万达以故总兵张达将右,战铁里门”,俺答败却。
一作铁裹门。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北镇门堡北。《国榷》: 嘉靖二十四年 (1545) 八月,俺答入犯大同中路,“总督翁万达以故总兵张达将右,战铁里门”,俺答败却。
明万历三十六年 (1608) 析新贵县及定番州地置,属贵阳府。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四十里旧治镇。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省新添卫入贵定县,移治卫城 (即今贵定县)。据郭子章 《郡县释名》贵州卷
又名浩亹河。即今青海、甘肃境内的湟水支流大通河。《汉书·地理志》 金城郡: “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 注引孟康曰: “浩亹音合门。”师古曰: “浩音诰。浩,水名也。亹者,水流峡山,岸深若门
即今福建莆田市东南美欄。清置把总于此。
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可门。清有千总驻此。
当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洮儿河支流归流河。《明一统志》卷25辽东都司:兀良河“源出沙漠,南流合洮儿河、脑温江入混同江,东流入海”。《方舆纪要》卷18大宁卫:兀良河“在临潢北。《志》云:源出沙漠,东
在今湖北武昌县北。《舆地纪胜》卷66鄂州:八分山“在江夏东南四十里。高五十丈。有水南分流如八字。其旁有八分湖、八分院”。在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部,东临京广铁路。因“有水分流如八字”,故名。旁有八分湖、
西汉元朔六年 (前123) 置侯国,后为县,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三十八里湍水西岸冠军寨。《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冠军县注引应劭曰: “武帝以封霍去病。去病仍出匈奴,功冠诸军,故曰冠军。”
①一名朝阳山。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有故蜀王兵阑,亦有神作大滩江中,其崖崭峻,不可凿,乃积薪烧之,故其处悬崖有赤、白五色。”《明一统志》谓之赤崖山,云“崖岸壁立,瞰大江色若
自辽东半岛的南关岭至大连湾边的甘井子码头。长11.9公里。为南满铁路支线。1926年动工修筑,1930年建成。
俗称准格尔旗。清顺治六年(1649) 置,属内蒙古伊克昭盟。驻地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之西营子乡。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1928年属绥远省。1948年迁今准格尔旗驻地沙圪堵镇。1949年依俗称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