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春观

长春观

①在今山东济南城西。《清一统志·济南府二》:长春观“在历城县西。邱处机修真处。殿后一洞,蜿蜒数十里。一名大庵”。

②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大东门外,双峰山南麓。始建于元。因纪念长春真人丘处机而命名。多次重建。现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1864)按明建筑形式重修。主要建筑有灵官殿、太清殿、七真殿、三皇殿、大士阁、藏经阁等。

③在今云南昆明市东。《清一统志·云南府》引《府志》:长春观“本元梁王宫。明初即其地为岷王宫,后废。因改建为观”。


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大东门外、双峰山南麓。山势至此伏而又起,即李白《望黄鹄山》所谓“中峰倚红日”之处。据传系元代为祭奉邱处机(号长春子)而建,故名。因地处武昌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故多次遭战火破坏,亦多次重修。现存建筑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按明建筑形式重修。由前至后,倚山上行,中为五重,左右四院,层楼飞阁,巍峨宏丽,被誉为“江楚名区,道子云集之处,黄冠皈依之所”。清人王柏心《过长春观》诗中有“紫府琼台仍缥缈,元都金阙故清虚”句。现尚存灵官殿、太清殿、七真殿、三皇殿等中路建筑及大士阁、藏经阁、寮房、方丈堂等附属建筑,并存有碑刻等文物。


猜你喜欢

  • 小团山堡

    又名团山堡。明置,属宁远卫。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三十里团山子。明《辽东志》卷3:小团山堡“官军一百七十六员名。堡西吴简山可屯兵,堡西北老虎冲可按伏”。清改为团山堡。

  • 城门山

    在今广西天等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10结安州: 城门山 “在州治 (今结安) 东北。以壁立如门”。

  • 集庆路

    元天历二年 (1329) 改建康路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上元、江宁县 (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至正十六年 (1356) 朱元璋改为应天府。元天历二年

  • 华阴峒

    在今湖南临武县西南三十里。《宋史·蛮夷传一》:北宋庆历三年(1043), 桂阳蛮“出桂阳蓝山县华阴峒, 害巡检李延祚、潭州都监张克明”;五年(1045),“蛮复入寇,与胡元及右侍禁郭正、赵鼎、殿侍王孝

  • 七甸铺

    即今云南呈贡县东北三十二里七甸乡。旧置哨。滇越铁路经此。

  • 临湖县

    西汉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八十里临壁山下。东汉改为临湖侯国,后复为县。三国时荒废。西晋复置,南朝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安徽省无为县西南,属庐江郡。东汉改为侯国,后复为县。南朝宋废。

  • 原武县

    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即今河南原阳县。西晋废。北魏孝昌中复置,属荥阳郡。东魏天平初属广武郡。北齐天保七年 (556) 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管州。治所在阳池城(今原阳县西南原武镇)。大

  • 乌尔会河

    又名鄂尔虎河、贺尔浑河、和尔洪河。在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之乌拉盖高勒(乌拉根郭勒)。清魏源《圣武纪》卷3:康熙二十九年(1690),准噶尔噶尔丹“以追喀尔喀为名,乘锐东犯。五月,侵及乌尔会河,尚书阿

  • 打回

    即淡邈。今缅甸南部之土瓦。见《明史·外国列传七》 “剌泥”条。

  • 富浪

    一名佛朗。在今地中海东岸。《元史·郭侃传》: 戊午年 (1258),“旭烈兀命侃西渡海,收富浪”。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