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坦淖尔
即今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鄂毕河上源比亚河上之捷列茨科耶湖。《清一统志·科布多》:阿勒坦淖尔“在科布多城北,阿尔坦淖尔乌梁海旗东北。绰尔齐河、沙克尔河、巴什库斯河、阿斯巴图河,俱出阿勒坦淖尔乌梁海旗,合北流潴焉。东纳格结河,西纳巴哈齐里河、伊克齐里河、郭尔达河”。乾隆二十五年(1760)起,派官兵定期巡查哈屯河、阿勒坦淖尔等处。
即今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鄂毕河上源比亚河上之捷列茨科耶湖。《清一统志·科布多》:阿勒坦淖尔“在科布多城北,阿尔坦淖尔乌梁海旗东北。绰尔齐河、沙克尔河、巴什库斯河、阿斯巴图河,俱出阿勒坦淖尔乌梁海旗,合北流潴焉。东纳格结河,西纳巴哈齐里河、伊克齐里河、郭尔达河”。乾隆二十五年(1760)起,派官兵定期巡查哈屯河、阿勒坦淖尔等处。
在今山东鱼台县西。《清一统志·济宁州》:问津亭“今名桀溺里,即子路问津处”。
即今江西乐安县南增田乡。《清一统志·抚州府一》: 曾田寨 “在乐安县南十五里。宋置巡司于此”。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钟离县置,属湖州。治所在今河南唐河县东南。大业初废入上马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钟离县置,治今河南省唐河县东南,属昌州。大业初废。
即今河北高碑店市东四十二里平景乡。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新城县图:东北有平景村。
西汉置,属北海郡。当在今山东东境。东汉省。西汉元帝封胶东顷王子歙置。治所无考,汉属北海郡,当在今山东省潍坊市北部地区。东汉废。
在今江苏吴江市东南六里。《清一统志·苏州府一》:六品泉“唐陆羽品为第四,张又新品为第六”。
在今河南沈丘县西北。《三国志·魏书·王凌传》:嘉平三年(251),司马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大军掩至百尺逼凌”。即此。《水经·沙水注》:谷水“又东南流注于颍,谓之交口,水次有大堰,即古百尺堰也”。
1913年改下江厅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从江县西下江镇。以在榕江下游而得名。1923年直属贵州省。1958年撤销,并入榕江县。旧县名。1913年由下江厅改置,治下江(今贵州从江县西下江镇)。1
在今河北乐亭县东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乐亭县: 胡家坨堡为 “民堡”。
楚邑名。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北二十五里。《左传》: 昭公四年 (前538) 冬,“吴伐楚,入棘、栎、麻”。杜注: “棘、栎、麻,皆楚东鄙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