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阿勒楚喀副都统

阿勒楚喀副都统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阿勒楚喀城(今黑龙江省阿城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拉林河以东、蚂蚁河以西、松花江中游以南地区。宣统元年(1909)改置阿城县。


猜你喜欢

  • 西梁山镇

    在今安徽和县南六十里梁山下。清设游击守备驻守。在安徽省和县东南角、长江沿岸。面积32.99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西梁山,人口 3310。镇以山名。1949年设西梁乡,1958年改公社,1

  • 三罗骨山

    在今西藏那曲县西南。唐时吐蕃于山下置蛤不烂驿。《新唐书·地理志》:“(閤川驿)又经恕谌海,百三十里至蛤不烂驿,旁有三罗骨山,积雪不消。”古山名。即今西藏自治区那曲县西南桑来拉(桑雄拉)大雪山。唐入吐蕃

  • 西蜀

    地区名。指今四川西部地区。《全唐诗》卷317武元衡《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并序》:“皇帝改元之二年……冬十月,诏授检校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肜弓玈矢,出镇西蜀。”又《宋史·程德玄传》:淳化间,“李顺之寇

  • 阿武侯国

    西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封河间献王子刘豫置,初属广阳郡,后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献县西北三十九里。东汉废。西汉元朔三年(前126年),武帝封河间献王子刘豫为阿武侯,置阿武侯国,治今河北省献县西北。东

  • 和川路

    即碉门路、夔松路。唐、宋雅州通吐蕃三路之一。即从今四川雅安市西北行,溯天全河而上,越马鞍山或二郎山,西至康定县。《寰宇记》 卷77雅州严道县: “和川路在县界,西去吐蕃大渡河五日程。从大渡河西郭至吐蕃

  • 富灵山

    又名富乐山。在今四川华蓥市西南。《舆地纪胜》 卷165广安军: 富灵山,“ 《元和郡县志》: 在渠江县东南七十里。峻峭多药物,实灵仙所居”。

  • 冷边长官司

    明永乐八年(1410)置,属天全六番招讨司。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南冷碛镇。清属雅州府。宣统三年(1911)改流,废。

  • 黑冢泊

    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五十里。古名乌常泛,又名乌常泽。元于钦 《齐乘》 卷2: 巨洋水 “又东北由黑冢泊入海”。《清一统志·青州府一》: 黑冢泊 “地名黑冢社……今涸”。

  • 圈子堡

    清建城堡。在今河北枣强县西南二十五里卷子乡。

  • 永通渠

    隋仁寿四年(604)改广通渠为永通渠。又名富民渠。起自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引渭水东绝灞河,略循西汉漕渠故道,经临潼、渭南、华县、华阴四县市之北,东至潼关达黄河。见“广通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