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雍和宫

雍和宫

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建,在今北京东城区雍和宫大街东侧。最初是雍亲王府,为胤祯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 (1725) 改名雍和宫。十三年(1735) 因停放胤祯灵柩,将宫内主要建筑改易黄瓦,并立雍正帝影像于永佑殿,改名神御殿,雍和宫成为清帝供祀祖先之影堂。乾隆九年 (1744) 改为喇嘛庙。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北京市东城区。原为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雍亲王府。雍亲王继承皇位后,将其中一半改为黄教上院,另一半改为行宫。后行宫被焚毁。雍正三年(1725年)将上院改为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改建为喇嘛庙。现存建筑和布局融汉藏建筑于一体。中轴线上由南往北排列五重大殿,主要建筑有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建筑布局前半部疏朗开阔,后半部密集而有起伏,殿阁错落,飞檐宇脊纵横。为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喇嘛庙。佛教文物丰富。法轮殿的五百罗汉山、宫内最大建筑万福阁的白檀木雕弥勒佛站像(高26米,其中地面上18米)和照佛楼的楠木佛龛为木雕精品,被誉为雍和宫“三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雍和宫万福阁


猜你喜欢

  • 金花砦

    即今湖北郧西县东南金花砦村。《方舆纪要》 卷79郧西县: 金花砦 “在县东南四十里”。

  • 西山北镇

    即今河北易县西南六十里西山北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易州图:西南有东西山村。

  • 九垄银铜场

    北宋属瑞金县,在今江西瑞金市。《元丰九域志》卷6:瑞金县有九垄银铜场。

  • 东胜堡

    ①北宋筑,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庆历元年(1041),民乏饮水,麟府将张亢“以(府)州东焦山有石炭穴,为筑东胜堡”。即此。②明置,属海州卫。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开河城。《清

  • 苏阳堡

    即苏洋堡。今福建福安市南苏阳。

  • 剖阿里国

    又作怕忽。辽五国部之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伯力)。《辽史·圣宗纪》: 开泰七年(1018) 三月,“命东北越里笃、剖阿里、奥里米、蒲奴里、铁骊等五部,岁贡貂皮六万五千、马三匹”。即此。

  • 自来峰

    又名北台。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与挂月峰相连。峰顶有黄龙祖师殿。峰下有云罩寺。清道光《蓟州志》卷2:“按拙庵《盘山志》载:峰顶旧有无梁殿,辽建中供黄龙祖师铜象高三尺余。”

  • 沙中

    在今江苏常熟市北五十里。《宋书·州郡志》 晋陵郡:“南沙令,本吴县司盐都尉署。吴时名沙中。吴平后,立暨阳县割属之。晋成帝咸康七年,罢盐署,立以为南沙县。”

  • 苌乡县

    北魏改长乡县置,属范阳郡。治所在今河北涿州市东五十里长安城。北齐废。

  • 兀剌忽站

    明初改元吾纳忽站置,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乌拉浑河东祥顺乡。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兀剌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