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边州都督府
①唐贞观中置,属灵川都督府。初在陇右,后侨治庆州境,在今甘肃庆阳县境。天宝后废。
②唐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方舆纪要》 卷57绥德州米脂县: 静边城 “在废银州西南。唐贞观以后,吐蕃浸盛,党项、拓拔诸部畏偪,请内徙,诏庆州置静边军州处之”。即此。至德后废。
①唐贞观中置,属灵川都督府。初在陇右,后侨治庆州境,在今甘肃庆阳县境。天宝后废。
②唐置,为羁縻州。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方舆纪要》 卷57绥德州米脂县: 静边城 “在废银州西南。唐贞观以后,吐蕃浸盛,党项、拓拔诸部畏偪,请内徙,诏庆州置静边军州处之”。即此。至德后废。
①在今山东诸城市西。《水经·潍水注》:“潍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马耳山,……又北注于潍水。”②在今湖南湘潭县西。一名易俗水。《方舆纪要》卷80湘潭县: 涓水 “源自南岳山,北合数溪流入县界,经龙口东流
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南恭门乡。清乾隆 《清水县志》 舆地全图: 东北有恭门镇。集镇名。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部、樊河上游西岸。恭门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500。战国秦昭王时大将白起在镇东麻山
唐龙朔元年 (661) 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护时犍国遏蜜城 (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席巴尔甘南)。8世纪中废。唐龙朔元年(661年)置,治护时犍国遏密城(今阿富汗希比尔甘南)。公元8世纪中废。
南朝梁太平三年(558)置,为江阴郡治。治所即今江苏江阴市。隋大业初属毗陵郡。唐属常州。五代南唐升元中为江阴军治。元升为路,后降为州。明洪武初改州为县,属常州府。民国初属江苏苏常道。1927年直属江苏
藏语译称异名。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南部。古为羊同国属,公元7世纪前期属吐蕃。10世纪时吐蕃王室后裔于此建立政权,治所在今扎达,为阿里三部之一。17世纪末为西藏地方政府直接管理。
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镇白沙村。《方舆纪要》卷101连山县:白沙营“在县(治今县东北太保镇旧城村)东。地名茅铺冈,防鸡笼关、台子冈诸山贼。台子冈即长径山路之险也”。
亦名三官台。即今湖南慈利县西九十里三官寺乡。三国吴置溇中县于此。集镇名。在湖南省慈利县西部、烂船溪汇入索水处。三官寺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600。始名三官坛,以有祀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坛得名;后建寺,
又作羊苴咩城,简称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一带。唐广德二年(764)阁罗凤创筑,大历十四年(779)异牟寻迁都于此。后又称西京、中都。五代时,长和、天兴、义宁政权皆建都于此。宋时大理亦
即中东铁路南满支线。自今黑龙江哈尔滨经吉林长春、辽宁沈阳至旅顺。长987公里。光绪二十四年 (1898)动工修建,二十七年 (1901) 年建成。今称哈大线。
隋开皇十年 (590) 置,属广州。治所即今广东清远市。据民国 《清远县志》 称: 因县内江河清洌,故名。大业初属南海郡。唐属广州。元属广州路。明、清属广州府。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