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柜尾
在今台湾澎湖县西南风柜里。清乾隆间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1:风柜尾澳“在厅治南二十五里,可容小艇”。连横《台湾通史·开辟纪》:明天启二年(1622),荷兰船舰至澎湖,“复于风柜尾、金龟头、嵵里白沙、渔翁诸岛,各造炮台,以防守海道”。即此。
在今台湾澎湖县西南风柜里。清乾隆间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1:风柜尾澳“在厅治南二十五里,可容小艇”。连横《台湾通史·开辟纪》:明天启二年(1622),荷兰船舰至澎湖,“复于风柜尾、金龟头、嵵里白沙、渔翁诸岛,各造炮台,以防守海道”。即此。
①北宋置,属仁寿县。在今四川井研县北。《舆地纪胜》卷150隆州:石马镇“在仁寿县西南六十五里”。②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南万岙乡河北村。《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石马镇在“县南五里石马山下。嘉靖三十七年倭贼
集镇名。在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部。因远镇安定办事处驻地。人口 2050。以安定桥得名。地处山间小盆地,块状聚落。产稻、烤烟、玉米、茶叶、油菜籽等。有镍矿(未开采)、石棉矿。昆洛公路经此。
①一名舜江,下游又称前江、慈溪江。甬江支流。源出今浙江上虞市西南,东流经余姚市、鄞县,至宁波市三江口合奉化江后为甬江。《明史·地理志》 绍兴府余姚县: 姚江 “源自县西南太平山,一名舜江,西北流至上虞
北宋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北。《宋史·地理志》常德府:“熙宁七年,废桃源、汤口、白崖三砦。”
地区名。一作沮中。在今湖北南漳县西蛮河流域。《三国志· 吴书 · 朱然传》: 赤乌五年(242),“征柤中”。裴注引 《襄阳记》 曰: “柤音如租税之租。柤中在上黄界,去襄阳一百五十里。魏时夷王梅敷兄
清雍正二年 (1724) 析上海县置,属松江府。治所即今上海市南汇县。民国初属江苏沪海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1958年划归上海市。
明天启元年(1621)升为宣慰司,属重庆卫。治所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酉阳、秀山二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清乾隆元年(1736)改为酉阳州。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治今重庆市酉阳
即海剌都堡。今宁夏海原县。《方舆纪要》 卷58固原州: 海剌都堡在 “州北二百十里。亦曰海剌都营。……今有海剌都营仓”。明成化四年(1468年)改天都寨置,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属平凉府。后废。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升南丹州置,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治所即今广西南丹县。大德元年 (1297) 并入庆远路。元至正末升南丹州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大德元年(1297年)并入庆远路。
即胡裕尔和奇卡伦。清雍正五年(1727)设,在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西北七卡屯村。清何秋涛《朔方备乘》卷10《北徼喀伦考》作“乌雨勒赫齐”;《黑龙江外纪》卷2作“乌雨尔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