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香泉镇

香泉镇

①即今江苏江浦县西北汤泉镇。《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江浦县 “高望镇” 条下: “县西三十里有香泉镇,以近汤泉而名。《志》 云: 泉在镇西南五里。本名汤泉,明初赐名香泉。”

②即今陕西宝鸡县西香泉镇。明成化十四年(1478) 置巡司于此。清裁。


(1)在安徽省和县北部。面积103.3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香泉,人口2170。因本地有硫黄味的温泉,其泉有灌溉农田、洗衣、洗澡、治皮肤病之利,故有人美其名曰“香泉”,又叫“太子汤”。据说:南北朝时,梁朝的昭明太子在香泉住过,又说他身患疥疮,在这里洗澡治病,后人为纪念太子,又把香泉叫做“太子汤”。香泉街原叫平病镇,曾改为建德镇,民国时改为香泉。解放初设香泉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孙堡乡并入。2001年改置香泉镇。主产稻、油菜籽、小麦。有砖瓦、水泥、禽蛋加工等厂。全和、乌西公路交会于此。(2)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部。面积200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香泉镇,人口1350。镇以驻地名。北魏为南由县治,唐元和三年(808年)废。北宋开宝二年至蒙古至元七年(969—1270)为陇安县治。明已称香泉。1951年设香泉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7年设镇。产小麦、玉米、油菜籽等。有大理石加工厂。汽车通宝鸡市区。


猜你喜欢

  • 扬中县

    1914年改太平县置,属江苏金陵道。治所即今江苏扬中市。1927年直属江苏省。1994年改设扬中市。旧县名。1914年改太平县置,治今江苏省扬中市三茅镇。1994年撤销,改设扬中市。

  • 俄耳县

    唐贞观六年 (632) 置,属羁縻彻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后废。

  • 诺真水

    当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 (百灵庙镇) 北之艾不盖河。《新唐书·地理志》 夏州塞外道: “二百三十里至帝割达城,又东北至诺真水汊。”古水名。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内艾不盖河。唐景龙二

  • 应平县

    明置,属交州府威蛮州。治所在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应和、彰美一带。《明史·安南传》:宣德元年(1426),王通讨黎利,“马瑛败贼清威,至石室与通会,俱至应平宁桥”。

  • 弥臣国

    故地或以为在今缅甸西南端勃生附近,或以为在缅甸伊洛瓦底江口。《新唐书·骠国传》 属国中有弥臣。《寰宇记》 卷177 “骠国” 条: 贞元二十一年 (805),“封弥臣国嗣王道勿礼为弥臣国王”。

  • 睢南郡

    东魏武定六年 (548) 改沛郡置,治所在斛城县 (今安徽宿州市东北八十二里解集)。辖境相当今宿州市。北齐移治符离县 (今安徽宿州市东北三十八里灰古镇)。隋开皇初废。东魏武定六年(548年)置,治斛城

  • 巨野泽

    即大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北。《史记·彭越列传》:彭越“常渔巨野泽中”,即此。

  • 登洲

    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二十里,浔江中之灯州村。《方舆纪要》 卷108藤县 “褟洲” 条下: “又登洲在县西二十里。中流一峰尖峙,高数百尺。” 明置登洲营于此。

  • 庸城

    在今安徽宿州市南蕲县镇西。《汉书·黥布传》: 黥布与上 “遇于蕲西……上乃壁庸城”。即此。

  • 聊城县

    ①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北二十二里阎觉寺镇附近聊古庙。三国魏属平原郡。西晋属平原国。北魏太和二十三年 (499) 徙今聊城市东北二十五里王城,为平原郡治。隋属武阳郡。唐属博州。天祐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