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龙门港西南约五里。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香炉屿 “屿有三层,形如香炉,故俗为香炉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龙门港西南约五里。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香炉屿 “屿有三层,形如香炉,故俗为香炉屿”。
在今广东兴宁市西北罗浮镇南。《明史·地理志》兴宁县:“又北有十三都巡检司,后迁白水砦,寻复故。”
即白水胡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奇姆肯特东南。《新唐书·西域传·龟兹》:呾逻私城“西南赢二百里至白水城”。即“白水胡城”。
北宋置,属新繁县。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二十五里河屯乡。
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武城。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广东省怀集县西北武城。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武城巡检司于此。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狮滩镇。清光绪《合州志》 卷4: 狮滩桥 “距城六十里”。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石武县置,属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北。大业三年 (607)废。
即今浙江湖州市东南五十六里善琏镇。清同治 《湖州府志》 卷22: “以市有四桥,曰福善、保善、庆善、宜善,联络市廛,形如束练,故名。” 湖笔即产于此。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部。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3
唐武德二年 (619) 改城固县置,属梁州。治所在今陕西城固县西北十八里。贞观二年 (628)复名城固县。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以城固县改名,治今陕西省城固县东。属梁州。贞观二年(628年)复
在今河北新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12新城县: 南里河在 “县东北二十里。《志》 云: 琉璃河支流也,与顺天府良乡县接界”。
即今广东龙门县。《明史·地理志》龙门县:“弘治六年以增城县七星冈置。”(1)在今广东省龙门县城内。七冈珠联不断,大小累累如七星,故名。明弘治九年(1496年)置县于此。(2)在今广东省新丰县东南。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