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平县

高平县

①西汉置,为安定郡治。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东汉末废,十六国时复置,前赵为朔州治。北魏太延二年 (436) 改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24) 复为县,为高平郡治。西魏废帝时改为平高县。

②东汉章帝改橐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因高平山为名。晋属高平国。南朝宋及北魏、东魏为高平郡治。北齐废。

③三国魏改高平侯国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一百四里两城乡。《晋书·苟晞传》:晋永嘉五年 (311) 青州刺史苟晞为曹嶷所败,“晞单骑奔高平”。即此。南朝宋移高平郡治此。北齐废。

④三国吴置,属昭陵郡。治所在今湖南隆回县东北高平镇石脚村。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为南高平县,后复名高平县。南朝梁废。

⑤北魏永安中置,属长平郡。治所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北二十里。郭子章 《郡县释名》 山西卷下:“ 《方舆胜览》 云,四面皆山,而中有平地,故曰高平。” 北齐天保元年 (550) 移治今高平市。北周属高平郡。隋属长平郡。唐武德元年 (718) 为盖州治,六年 (623) 属盖州。贞观元年 (627) 属泽州。清雍正六年 (1728) 属泽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1993年改设高平市。

⑥东魏武定七年 (549) 置,属高平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徐城县。

⑦南朝梁置,为南建州高平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东。北周改为平高县。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三国魏废。十六国时复置。北魏初改置镇,正光五年(524年)复为县。西魏末改名平高县。历为安定郡、朔州、原州、高平郡治。汉时其城险固,号称“第一城”。东汉初隗嚣将高峻拥兵据城,汉将耿弇等围攻一年不克。(2)东汉章帝改橐县置,治今山东省微山县西北。因高平山得名。属山阳郡。北齐废。(3)三国吴置,治今湖南省隆回县东北。属昭陵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南高平县,旋复改高平县。南朝梁时废。(4)东魏武定七年(549年)置,治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半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徐城县。一说南朝梁置。(2)古旧县名。北魏析泫氏县置,治今山西省高平市。属高都郡。北周改属高平郡。隋属泽州,大业初属长平郡。唐属盖州。贞观元年(627年)废盖州,属泽州。五代因之。宋属泽州高平郡,金复属泽州。清雍正六年(1728年)后属泽州府。1993年撤销,改设高平市。


猜你喜欢

  • 茹由县

    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 (448) 以豫部蛮民置,属弋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南六十里。大明中属光城左郡。南朝梁为边城郡治。隋开皇三年(583) 废。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置,治今河南省光

  • 五速站

    明初改元斡孙站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侧。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五速站”。后废。

  • 松树咀子

    ①即今辽宁西丰县西七十里松树乡。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海龙厅图: 西有松树咀。②即今辽宁瓦房店市东北松树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复州图: 东北有松树咀。清末南满铁路经此。

  • 曲兴集

    即今河南开封县东北四十八里曲兴乡。旧属陈留县。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8:咸丰九年(1859)九月,“贼由曲兴集退窜南路及考城县境”。

  • 漷洲

    在今湖北枝江县南。《方舆纪要》 卷78枝江县 “芦洲” 条下:“浰洲……其下为漷洲,皆广十余里,民耕其上。”

  • 胶东国

    秦亡后项羽封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县(今山东平度市东南六十里)。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地区。后为齐王田荣所灭,其地属齐。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 复置胶东国,景帝时为参加叛乱的七国之一。景帝三年

  • 新易铁路

    即西陵铁路。为京汉铁路新易支线。由今河北高碑店市至易县梁各庄。因高碑店原为新城县驻地,故名。

  • 威楚路

    蒙古宪宗六年 (1256) 置威楚万户,元至元八年 (1271) 改威楚路,属云南行省。后置威州(即今云南楚雄市) 为路治。辖境约当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及南涧、景东、镇沅、景谷等县地。至元二十一年

  • 弱洛水

    今蒙古国土拉河。《魏书·蠕蠕传》: “社仑远遁漠北,侵高车,深入其地,遂并诸部。凶势益振,北徙弱洛水,始立军法。”古水名。(1)又称饶乐水、浇水、浇落水。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北魏登国三年(38

  • 连山

    ①在今湖南武冈县南十二里。《方舆纪要》卷81武冈州“宝方山”条下:连山“峰峦连接,其上高平。昔人避兵处”。②在今广西大新县东北龙门镇北。《方舆纪要》卷110万承州:连山“在州北”。③在今云南姚安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