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华山

黄华山

①一名黄花山。在今福建建瓯市东北隅。《寰宇记》 卷101建州建安县: 黄花山,“ 《郡图》云,在郡东。元嘉元年徙郡于黄花山西是也”。明洪武十九年 (1386) 改拓郡城,山遂包在城中。五代时王延政建太和殿于山下。南宋建炎初,韩世忠与范汝为战,尝屯兵其上。元至正二十年 (1360) 陈友谅亦列营于此。

②即隆虑山。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49林县: 隆虑山 “一名黄华山,有黄华谷。其北崖出瀑布,曰黄华水。…… 《志》云: 黄花山有三峰: 名仙人楼、玉女台、鲁般门。又有抱犊固、马鞍峰、栖霞谷诸胜。洹水源出于此”。

③一名猎山。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六十里。《隋书·地理志》 零陵郡湘源县: “有黄华山。”


古山名。(1)又称黄花山。在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北。《太平寰宇记》建州建安县:黄花山“郡图云在郡东。元嘉元年(424年)徙郡于黄花山西是也”。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拓郡城,山遂包在城中。五代时王延政建太和殿于山下。南宋建炎初,韩世忠与范汝为战,尝屯兵其上。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亦列营于此。(2)又名黄华堆。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与登封市接界处,大石山南麓。(3)即今河南省林州市区西南的林虑山。为林虑山诸山之秀。山峰突兀,红旗渠绕山而过,赵南长城遗址历历可见。诸多奇峰如抱螺峰、玉女峰、凤尾峰、石屏峰、连屏峰等,峰势各异。又有罗汉岩、香水岩、漏天岩等,以及众多的奇洞美溪。夏秋之季,山中多有瀑布飞流,著名的有迸珍帘等,有“黄华流水颠倒颠”、“冰冰洞”等七十二景。还有觉仁院、慈明院、王母祠等古建筑,以及历代名人游览之诗词碑刻等。为游览胜地。


猜你喜欢

  • 子庄关

    即紫荆关。在今河北易县西八十里紫荆关镇。《水经·易水注》:子庄溪水“北出子庄关”。即此。

  • 和溪

    即今福建南靖县北和溪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 鸡心岭

    在今四川巫溪县北龙泉乡北大巴山,西与陕西镇坪县,东与湖北竹溪县交界,为大巴山主要通道之一。清光绪《大宁县志》卷1:鸡心岭“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山路崎岖,人烟稀少,万峰攒聚,三省咽喉。土人云:陕西界多树

  • 莘塔镇

    即今江苏吴中市东南四十里莘塔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吴江县图: 东南有莘塔。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 吴江县东南有 “莘塔镇”。

  • 松州卫

    明洪武十二年 (1379) 于松州置,治所即今四川松潘县。寻与潘州卫合并为松潘卫。见“松潘卫”。

  • 六城

    在今安徽舒城县东南。《寰宇记》卷126舒城县:“六城在县东南六十里。按《春秋·文公五年》:‘楚人灭六’。杜预云:六,皋陶之后也,今庐江六县,即淮南王黥布所都之邑也。”

  • 桧溪堡

    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3蛮夷长官司: 桧溪堡 “在司南。《志》 云: 司境有四山,龙源、青冈、黄郎、麻坡等处诸蛮与建昌乌蒙、沙骂连接。万历中设桧溪、烟溪等堡”。

  • 吉洞坪

    即今湖南花垣县西南二十二里团结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永绥厅图:西南有吉洞坪。

  • 平洲河

    在今贵州平塘县南。《明一统志》卷88都匀卫:平洲河“在平洲六洞长官司南。水中有洲,土人开肆贸易其上”。

  • 泥源城

    在今甘肃正宁县东北。《晋书·姚苌载记》: 东晋太元十二年 (387),“ (苻) 登冯翊太守兰犊与符师奴离贰,慕容永攻之,犊遣使请救。……遂师次于渥源。师奴率众来距,大战,败之,尽俘其众”。“渥” 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