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庙
一名黄陵庙。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黄陵庙乡。南宋陆游 《入蜀记》: “晚次黄牛庙。” 《舆地纪胜》 卷73峡州: 黄牛灵应庙 “在黄牛峡。相传佐禹治水有功。蜀后主建兴初,诸葛武侯建祠兹土。按三国时西陵、建平皆非蜀土,恐传者之误”。
一名黄陵庙。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黄陵庙乡。南宋陆游 《入蜀记》: “晚次黄牛庙。” 《舆地纪胜》 卷73峡州: 黄牛灵应庙 “在黄牛峡。相传佐禹治水有功。蜀后主建兴初,诸葛武侯建祠兹土。按三国时西陵、建平皆非蜀土,恐传者之误”。
在今甘肃天水市北。《方舆纪要》卷59秦州:“三阳川在州北三十里,东流入渭,宋三阳砦以此名。”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北。后废。又称昔不梁。元置,治今贵州省贵定县西北。属八番顺元宣慰司。后废。
又名隆兴场。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二十里龙潭乡。民国《华阳县志》卷4:龙潭寺“在治东北城外二十里。寺内有龙潭,因以为名”。
①秦置,属邯郸郡。治所在今河北武安市西南五里店子古城。张守节 《史记正义》: “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 汉属魏郡。魏晋属广平郡。东魏天平初仍属魏郡。隋属武安郡,移治今武安县。唐属
在今福建南平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7延平府南平县: 泰平里溪 “在府南七十里。源出沙县界黄泥坑,流三十余里,经府西南七十里之筼筜山下,又东北流,入于西溪”。
西江上源之一。源于云南宣威市,流经贵州西部。元代以来称北盘江。《元史·地理志》 曲靖路:“沾益州,在本路之东北,据南盘江、北盘江之间。”《明史·地理志》 沾益州:“北有北盘江,其上流即贵州毕节卫之可渡
1946年8月当地解放后由湖北郧西县及陕西山阳县析置,治龙山七里沟 (在今陕西山阳县东南)。取二县首字为名。1947年3月废。旧县名。1946年由湖北省郧西县及陕西省山阳县析置。以两县首字得名。治今山
在今云南元阳县东北二十二里。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清初设掌寨。
即今湖北武穴市北梅川河。《方舆纪要》 卷76广济县: 梅川 “源出县北横冈山,流入于武山湖”。
春秋吴邑。即今安徽利辛县东南三十六里阚疃。《左传》: 昭公六年 (前536),“吴人败其师于房钟”。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