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鹿镇
北宋属中江县。即今四川中江县北黄鹿镇。《清一统志·潼川府二》: 黄鹿镇 “在中江县西北五十里。旧名卡市。相传五代王蜀初,有女仙马爱娘跨黄鹿飞升于此,因名”。
在四川省中江县北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黄鹿,人口4000。古名卞市,前蜀王建时以神话“黄鹿飞升”改名,沿用至今。1950年建黄鹿乡,1959年为黄鹿公社,1984年复为黄鹿乡,1990年建黄鹿镇。产油菜籽、生猪、蚕茧。有机械加工、皮革、制糖、酿酒等厂。为县北商贸大集。每年春、秋季举行赛畜会。绵中公路经此。
北宋属中江县。即今四川中江县北黄鹿镇。《清一统志·潼川府二》: 黄鹿镇 “在中江县西北五十里。旧名卡市。相传五代王蜀初,有女仙马爱娘跨黄鹿飞升于此,因名”。
在四川省中江县北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黄鹿,人口4000。古名卞市,前蜀王建时以神话“黄鹿飞升”改名,沿用至今。1950年建黄鹿乡,1959年为黄鹿公社,1984年复为黄鹿乡,1990年建黄鹿镇。产油菜籽、生猪、蚕茧。有机械加工、皮革、制糖、酿酒等厂。为县北商贸大集。每年春、秋季举行赛畜会。绵中公路经此。
又名窦江。即今广东高州市北之窦江。《九域志》 卷9: 高州信宜县有信义水。《清一统志·高州府》: 窦江,“ 《九域志》: 信宜县有信义水即此”。
西汉神爵三年 (前59) 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扶沟县西南二十里汲下村。《汉书·地理志》 注引阚骃云: “以河内有汲,故加新也。” 东魏属许昌郡。隋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洧州。贞观元
①即今安徽寿县西南板桥镇。明嘉靖《寿州志》 卷3: 板桥 “南五十里,王莹建”。清光绪《凤阳府志》 寿州: 板桥集在 “州西南七十里”。②即今安徽蒙城县东北桥集镇。明嘉靖 《寿州志》 卷1蒙城县有板桥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上。《水经·浊漳水注》:“北城上有齐斗楼,超出群榭,孤高特立。”
和硕特西左翼后旗的俗称。在今青海都兰县西南雄曲卡一带。
即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北沙井镇。清嘉庆《新安县志》上卷:墟市有沙井墟。
即今青海曲麻莱县北黄河源西北布尔汗布达山。《晋书·乞伏炽磐载记》:隆安二年(398),炽盘令其安东木奕于率骑七千讨吐谷浑树洛干于塞上,“洛干奔保白兰山而死”。即此。古山名。即今青海省黄河源西北布尔汗布
①西晋太康五年 (284) 以南安县改置,属南康郡。治所在今江西南康县西南一里,后迁今南康县。隋开皇九年 (589) 与赣县互易地名,改为赣县。大业初复名南康县。唐属虔州。北宋淳化元年 (990) 分
在今黑龙江省塔河、漠河二县南境。自伊勒呼里山分出,又分为二支: 一支东北走,界于盘古河与额木尔河之间者,为额木尔山。一支东走,界于盘古河与呼玛尔河之间者,为伊昔肯山及察哈颜火山。民国 《黑龙江志稿》
在广东广宁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肇庆府》: 黄沙营 “明嘉靖十二年置。一名南绥营。当大罗山之襟喉,各峒瑶出入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