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盐井
①在今四川盐源县西。清设盐课司于此。
②即今黑井镇。在云南禄丰县西北八十四里。《方舆纪要》 卷116定远县: 黑盐井在 “县东七十里。有釜盐,有提举司,其产盐之井曰复隆井,旧名岩泉。又有大井、东井,凡三井”。
即今云南省牟定县东北黑井。产盐。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于此置盐课提举司。
①在今四川盐源县西。清设盐课司于此。
②即今黑井镇。在云南禄丰县西北八十四里。《方舆纪要》 卷116定远县: 黑盐井在 “县东七十里。有釜盐,有提举司,其产盐之井曰复隆井,旧名岩泉。又有大井、东井,凡三井”。
即今云南省牟定县东北黑井。产盐。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于此置盐课提举司。
西汉置,属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北。三国魏废。
亦作芦眉国。即今土耳其。《明史·西域传四》: 鲁迷 “去中国绝远。嘉靖三年遣使贡狮子、西牛”。
又作深坑。在今四川剑阁县北。《资治通鉴》: 南朝梁天监四年 (505),“将军孔陵等将兵二万戍深杭,…… (魏) 邢峦遣统军王足将兵击之,所至皆捷,遂入剑阁”。
在今浙江瑞安市南飞云江上。《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飞云渡在“县南七里安阳江津济处也。波流汹涌,横截南北,有飞云关,往来者必出于此渡”。
即龙眠山。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舆地纪胜》卷45庐州:龙舒山,“《括地志》云:以山状如龙形,故名。《晏公类要》云:今号龙山,在舒城县”。
在今浙江诸暨市南二十四里。宋《嘉泰会稽志》卷9:句乘山,“《旧经》云:句践所都也”。
在今湖南澧县东南。《宋史·地理志》 澧州: “建炎四年,寓治陶家市山砦,随复旧。”疑即澧县东南之竹城。
在今四川南川县南。《方舆纪要》 卷69南川县: 鹿洞堡在 “县南四十里”。
西魏改汉广郡置,属荆州。治所在百宁县(今河南南阳市南)。北周废。西魏改汉广郡置,治百宁县(今河南新野县东北)。辖境约当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部。属荆州。北周废。
在今广东陆丰县东南碣石镇西。《清一统志·惠州府》:大海“碣石卫……又西二十里至石桥港,口内通碣石卫,西门外有田尾澳,亦可泊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