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溪
①在今福建惠安县南。《方舆纪要》卷99惠安县:龙津溪“在县城南。源出东平山,绕流经城西北数里之太白峰,即莲花山也。至龙津陂,绕县治前楼山之阴,又东达下谢溪,入王孙走马埭,汇辋川港接于海”。
②在今福建长泰县东。《方舆纪要》卷99长泰县:龙津溪在“县城东南。导源安溪界, 流经县东北,诸溪涧水次第流汇焉,分合回环, 至双溪口,入龙溪县。至华峰岭下而合九龙江。或谓之长泰溪”。
①在今福建惠安县南。《方舆纪要》卷99惠安县:龙津溪“在县城南。源出东平山,绕流经城西北数里之太白峰,即莲花山也。至龙津陂,绕县治前楼山之阴,又东达下谢溪,入王孙走马埭,汇辋川港接于海”。
②在今福建长泰县东。《方舆纪要》卷99长泰县:龙津溪在“县城东南。导源安溪界, 流经县东北,诸溪涧水次第流汇焉,分合回环, 至双溪口,入龙溪县。至华峰岭下而合九龙江。或谓之长泰溪”。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北三里。《辽史·圣宗纪》:统和七年(989)五月,“祭风伯于儒州白马村”。即此。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北3里。《辽史·圣宗纪》:辽统和七年(989年),圣宗“祭风伯于儒州白马村”,即此。其地
①在今湖南黔阳县境。《方舆纪要》 卷81黔阳县 “镡城废县” 条下: “ 《志》 云,县有诸葛古城二: 一在城 (今黔城镇) 南四十里,其地有卧龙岭; 一即城东九十里之安江堡 (今黔阳县治),俗亦谓之
①即今河北赞皇县西北二十二里张楞乡。《清一统志·正定府二》:平泉庄“在赞皇县西北张楞村,唐李德裕游息之所,今为玉泉寺”。②唐李德裕别墅。在今河南伊川县北梁存沟。《旧唐书·李德裕传》:“东都于伊阙南置平
东汉建武元年(25)七月,导江卒正公孙述据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号成家,建元龙兴。《后汉书·公孙述传》:“北守南郑,将军任满从阆中下江州,东据扞关。于是尽有益州之地。”相当今川、滇、黔三省及陕南一带。
春秋时莱邑。在今山东昌邑市南八十里。《左传》: 襄公六年 (前567),齐人伐莱,“莱共公浮柔奔棠。……晏弱围棠,十一月丙辰而灭之”。即此。
又名东古城。简称古城。即今安徽颍上县北东古城。唐杜佑《通典》卷177颍州颍上县:“又有故甘城,梁置下蔡郡。有关。吴、魏以来关防津济之所。”
亦作拖纳阿林。在今蒙古国东南温都尔汗西南克鲁伦河上游。《清一统志·喀尔喀》: 拖诺山“在克鲁伦河北岸。本朝康熙三十五年五月丁卯驾亲征噶尔丹,驻跸是山。御笔勒铭”。
即今河南民权县西北二十二里野冈乡。旧属睢州。清光绪 《睢州志》 卷 1 《集镇》:“野鸡冈集,在州北,离城六十里。” 1928年划属民权县。
北宋置,属舞阳县。即今河南舞阳县北二十四里孟寨乡。在河南省舞阳县中部偏西。面积63.8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孟寨村,人口 2440。孟姓世居于此,立寨避兵始称孟家寨。清道光初简称今名。1
南齐置,属涪陵郡。治所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郁山镇。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