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东门校尉

东门校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初袁绍置,掌邺城东门。见《后汉书·袁绍传下》。


武官名,三国时袁尚之将审配以其兄子审荣任之,掌守邺东门,位低于将军。《后汉书·袁绍传》:“(曹)操出行围,配伏弩射之,几中。以其兄子荣为东门校尉,荣夜开门内操兵。”

猜你喜欢

  • 玉门大护军

    官名。十六国前凉置。主管玉门关的军务,领营兵。张骏时隶沙州刺史。

  • 法部

    官署名。清末中央司法行政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刑部设。掌全国司法行政,办理朝审、秋审事宜,复核大理院死刑案件,监督京外各法司。置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左、右丞,左、右参议均各一人。下设承政

  • 怯薜长

    官名。元置,见“怯薜”。

  • 马基

    官名,解放前西藏设此官,为西藏最高军事统帅,掌管全西藏的军队,直接受达赖统辖。

  • 贺生辰国信使

    官名。宋、辽及宋、金之间,祝贺对方皇帝、皇太后或皇后生辰的使臣。简称生辰使或贺生辰使。官名,宋辽金均设,为宋辽之间与宋金之间向对方皇太后、皇帝或皇后祝贺生辰的特遣使。简称生辰使或生日使。

  • 营长

    见“卒长”②。官名,汉置,军队中一营的长官。《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三辅郡县营长遣使贡献,兵士辄剽夺之。”《后汉书·第五伦传》:“伦始以营长诣郡尹鲜于褒。”

  • 太常寺典簿厅典簿

    官名。明清太常寺置典簿厅,有典簿,明制员额二人,清制有满汉典簿各一人,管理本寺吏员人役之事。凡坛庙官、乐生、舞生、执事生的补充,厨役的分派均为其所掌,并辖祭器科。

  • 广方言馆

    官学名。清末仿照京师同文馆设置。(1)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创立,设于上海,培养通习外国语文人才,又称上海同文馆。学制三年,招收十四岁以下文童入学,学习外国语文及自然科学,毕业后分派

  • 王命

    周朝天子对臣下的册命或诰命。《中甗铭》:“史儿至,以王命曰: ‘全命汝使小大邦。’”《周礼·春官·内史》:“内史掌书王命,遂贰之。”帝王的命令。《后汉书·刘虞传》:“初平元年,复征代袁隗为太傅。道路隔

  • 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设于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置司真定(今河北正定) ,监治真定、保定、顺德、广平、彰德、大名、怀庆、卫辉、河间等路。二十四年,移司于大名路。二十八年,改肃政廉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