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士

中士

①爵名。周朝诸侯官制士一级爵位的第二等。《礼记·王制第五》: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诸侯之下士,视上农夫,禄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②新莽官秩名。《汉书·王莽传》始建国元年(后9):“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四百石曰中士。”③官名。西魏、北周置。天官、地官等六府皆置,依职掌不同,称“司服中士”、“典牧中士”等。正二命。详见各条。①清末新建陆军中之低级官吏。可充任陆军部及所属各司处之 “录事”,正九品。宣统元年(1909),修正陆军官制,其马、步、炮、工、辎、警察各队及军需、军医、测绘、军乐等部门皆置此职。


古官级名,位在卿和大夫下,分上士、中士、下士三级。《周礼·天官·冢宰》:“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西汉末年王莽称帝后改制,“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四百石曰中士,五百石曰命士。”见《汉书·王莽传中》。其后,北周六官及公侯之属有上士、中士、下士。近代军队里的低级军衔也有“”。

猜你喜欢

  • 皇木厂监督

    官名。清朝工部皇木厂之主官。掌厂事。顺治(1644—1661)初设,满、汉各一人,由本部堂官委派司员充任,一年一更代。于通州、张家湾各设木厂一。各省委派官员解运木材至厂,赴工部报递批文,工部派人会同木

  • 左所冠军使

    官名。清沿明锦衣卫之制,于銮仪卫置左所,以掌印冠军使一人为主官,下设銮舆、驯马二司,分掌辇舆、车驾之事。

  • 先登校尉

    官名。东汉末孙策置。韩当自别部司马迁此,授兵二千、骑五十匹,随从征伐。官名,东汉末年孙坚置,掌领兵征战。位低于将军高于司马、都尉。《三国志·吴书·韩当传》:“韩当……为别部司马。及孙策东渡,从讨三郡,

  • 户部南北档房

    清户部内部机构。南档房掌管档案,每三年稽查八旗人丁数目,编造各旗丁口档册,并掌户部满官员升补之事。设满堂主事二人以理其事。北档房不管理档案,掌缮写本部满、汉文题本、奏折,并管分拨各省报解的饷银,统计各

  • 无上将军

    杂号将军名号,凡将军皆主征伐。1、灵帝自称无上将军。《后汉书·孝灵帝纪》:“甲子,帝自称‘无上将军’,耀兵于平乐观。”2、九江徐凤、马勉等自称无上将军。《后汉书·孝冲帝纪》:“十一月,九江盗贼徐凤、马

  • 中都官

    汉朝京师诸官府统称。亦指京师诸官府官员。1、泛指在京城(中都)的诸官府。《后汉书·光武帝纪》:“令中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见徒免为庶人。”又《孝安帝纪》:“诏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

  • 左右春坊大学士

    官名。明置,秩均为五品,掌太子上奏请、下启笺及讲读之事。实为翰林官迁转之阶。景泰间倪谦、刘定之而后,仅杨延和一任此职,后不复设。

  • 柴草部丞

    官名。北齐置。参见“柴草部”。

  • 后关将军

    将军名号。王莽置五威前关、后关、左关、右关将军。尉睦侯王嘉为后关将军,掌北挡燕赵,尉睦于后。见《汉书·王莽传》。

  • 侍卫处

    官署名。清朝随侍警卫皇帝之机构。初有其实而无其名,仅以上三旗中选拔的材武出众者为侍卫,以领侍卫内大臣等统之。而由下五旗或汉人中挑选之侍卫,均入上三旗“行走”。乾隆二十三年(1758)修《清会典》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