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等考第
唐代考课之制,司考与校考均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其中校考的九等。其划分是以“善”与“最”综合考虑,每等均有具体的规定: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无最而有二善为中上;无最而有一善为中中;职事初理,善最不闻为中下;爱憎任情, 处断乖理为下上; 背公向私,职务废缺为下中;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
唐代考课之制,司考与校考均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其中校考的九等。其划分是以“善”与“最”综合考虑,每等均有具体的规定: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无最而有二善为中上;无最而有一善为中中;职事初理,善最不闻为中下;爱憎任情, 处断乖理为下上; 背公向私,职务废缺为下中;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
太平天国官类名,即办理整个政府事务的典官。见“典官”。
官名。辽置,见“北院详稳司”。
官名。西汉置,主宫厩马匹。官名,汉置,为黄门养马官,掌宫厩马匹。“(金日磾)输黄门养马……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奇焉,即日赐沐衣冠,拜为马监。”
吏名。清朝京吏之一。清制,京吏有三: 供事、经承、儒士。儒士只设于礼部。例由经承转补,食粮三年,用府检校、典史。详见“吏”。
武官名。五代时有踏白兵种,统帅踏白兵者为踏白将。其副职称踏白副。见《历代职官简释·踏白将》。
官名。 西魏, 北周地官府司仓下大夫典硙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两晋南北朝至唐为鼓吹署长官。东晋或省。隋朝正八品; 唐朝置二员,从七品下。北宋为太常寺鼓吹局长官。辽朝复为鼓吹署长官。参见“鼓吹署”、“鼓吹局”。
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官署名。辽置,以上京内客省使、副使为正副主官,属南面京官。开泰末,耶律蒲奴为上京内客省副使。参见“客省使”。
禁军名。后梁置,《五代会要·京城诸军》记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九月置左右广胜军,为禁军中的两军,以亲王为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