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乡有秩

乡有秩

官名,汉置,掌一乡人,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及赋税多少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后汉书·百官五》:“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


乡吏名。秦汉时县以下的行政机构有乡,凡户口在五千人以上之乡置有秩,由郡派署•其秩百石;人口不足五千之乡置啬夫,由县派署,有秩与啬夫职掌相同,均掌听讼与收税。《后汉书·补注》说:“啬者,省也。夫,赋也。言消息百姓,均其役赋。”

猜你喜欢

  • 典翰

    杂任职名。唐于左春坊内直局置,员额八人,掌东宫几案、翰墨。

  • 宗子

    ①周朝谓嫡长子,又称“大宗子”。《诗经·大雅·板》: “怀德为宁,宗子维城。”郑玄笺: “宗子,谓王之适子。”《礼记·曾子问》: “宗子虽七十,无无主妇。非宗子,虽无主妇可也。”孔颖达疏: “宗子,大

  • 杂压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班序制度之一。即将官、职、差遣、散官、环卫官、宫观官等,按职位高低排成一个班序系列,以区别高下尊卑。亦称为合班。宋制,详定百官上朝时的班位次序,凡各种官职,无论是担任实际职务或贴职寄

  • 礼部参议厅

    清末礼部内部机构。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设,掌审议本部各司重要事务,总核征收地租草价等一切公产事务,兼理本部各司俸银俸米。设左右参议各一人,正四品,所属有主事二人,掌缮写并督率笔帖式工作。

  • 般押推司

    吏名。宋朝置,属大理寺右治狱。

  • 锦衣卫后所指挥使

    官名。明置,见“锦衣卫中所指挥使”。

  • 知引进事

    官名。宋置,见“引进司”。

  • 沟河司

    官署名。北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置,掌管理开封府界与南京(今河南商丘)、亳州、宿州等地沟洫河道。宝元二年(1039)罢,令所在官员与开封府界提点司及转运司各认地段分管。神宗熙宁九年(1076),以

  • 典燕乐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燕王府,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监军。参见“典乐”。

  • 骨都

    官名。汉时匈奴有此官,为异姓大臣中最高官职。骨都,为骨都侯的省略。南朝梁刘孝威《结客少年场行》:“正蒙都护接,何由惮险途。千金募少年,一麾擒骨都。”参看“骨都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