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亲汉都尉

亲汉都尉

官名。东汉授予乌桓等少数族首领。《后汉书·乌桓传》:“是后乌桓稍复亲附,拜其大人戎朱廆为亲汉都尉。”


官名,东汉置。《后汉书·乌桓传》:“(乌桓率众王)无何乞降,鲜卑走还塞外。是后乌桓稍復亲附,拜其大人戎朱廆为亲汉都尉。”

猜你喜欢

  • 阿波

    官名。突厥阿史那氏别部大臣之一,世袭其官而无员限。

  • 王国人任官限制

    汉代官员任用限制之一。一、王国人不得任宿卫。《汉书·龚胜传》记“胜为郡吏,三举孝廉,以王国人,不得宿卫补吏。”二、王国人不得在中央任廷尉。《汉书·彭宣传》记宣“迁廷尉,以王国人,出为太原太守。”

  • 度支院

    官署名。北宋前期置,为三部勾院所属机构之一,上隶三司。参见“三部勾院”。

  • 叙官局副局长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属官。宣统三年(1911)四月成立责任内阁,始置。一人,简任。职任辅佐局长管理局务,局长有事故时得代行其职。

  • 提领

    官名。元置,为正七品或从七品官。有的为提领所长官,类似明清的县官。《元史·百官四》:“提领所凡十有一:大都保定、河间真定……等处各设所,秩正七品。每所提领二员、同提领一员、副提领一员,典史一员、司吏二

  • 僚友

    又作“寮友”、“寮人”。即同僚。《礼记。曲礼上》: 僚友称其弟(悌)也。”参见“同僚”。

  • 京兆大尹

    官名,为京兆长官,掌治京畿。王莽改郡太守为大尹,京兆尹为京兆大尹。见《汉书·王莽传》。

  • 并选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月选班秩之一。指外官俸满并入京官班内或他官班内升转铨补之法。外任降革起用之员併入单月开复应补班,统较奉旨日期选用,如指补之官与所降之级相同,即併入降补班选用。

  • 领左右局领左右

    官名。北齐设置领左右局,属门下省。掌知朱华阁内诸事,宣传以下,白衣斋子已上皆主之。以领左右二人为主官,所属有左右直长四人。

  • 守闾者

    官名。掌闾门开闭的小吏。《墨子·公输》:“子墨子归,过宋,天雨,庇其闾中,守闾者不内也。”孙诒让注: “《管子·立传》云: 置闾有司以时开闭。《周礼·乡大夫》云:国有大故,则令民各守其闾,以待政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