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臣
对辅佐大臣的泛称。《后汉书·郎顗传》:“元精所生,王之佐臣,天之生固,必为圣汉,宜蒙特征,以示四方。”
对辅佐大臣的泛称。《后汉书·郎顗传》:“元精所生,王之佐臣,天之生固,必为圣汉,宜蒙特征,以示四方。”
明朝乡间掌税粮征收之人。洪武四年(1371)始设于南直隶(今江苏、安徽二省)、浙江、江西等地,后向全国推广。大率以万石左右的税粮区为单位,择田粮多者充任。初为大户承充的优差,可以凭借职权欺压乡里,中饱
官署名。太平天国后期设置,属天王直接领导,是综理国政的机关。太平天国前期天王府不置六部,东、北、翼三王府均设六部尚书,分理国政。东王由于天王的授权,可以节制其他诸王,因此,东王府的六部实际上成了天国行
即“江淮行省”。
官名。即“司士参军事”。
宿卫武官名。南朝宋置。参见“细铠主”。武官名。见“朱衣直阁将军”。
即“小内史下大夫”。
官名。北周置。职掌不详。正四命。散官名。汉置中黄门冗从仆射,北魏有冗从仆射。北周置冗从给事以为散官,秩正四命。
官名。新疆回部哈密、吐鲁番二部先后于清康熙及乾隆年间内附,清政府分别将两部各编为一旗,以其部长为札萨克,其后均进封为郡王。其下置协理台吉、管旗章京、参领、佐领等官,一如蒙旗之制。
官名。东汉置,属太子少傅,秩六百石,主太子宫仓谷。北魏亦置,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官五品中,二十三年职员令不见。官名,后汉置,为太子少傅属官,六百石,掌仓谷。北魏沿其制。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家
参见“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