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夷离堇
官名。辽北面官。掌六院部族军民之政。会同元年(938)改称南院大王。
官名。辽北面官。掌六院部族军民之政。会同元年(938)改称南院大王。
官名。王府属官,掌侍从游处,规讽道义。三国魏诸王各置一员,六品。晋朝、南北朝诸王各置一员,南朝宋六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四品下。隋朝以皇伯叔昆弟、皇子为亲王,下置二员,从五品下。唐朝
原为汉朝尚书郎奏事的地方,后来为诸曹郎的异称。《汉官仪上》:“尚书郎奏事光明殿,省中皆胡粉涂壁。”《白氏六帖》:“诸曹郎曰粉署,亦曰仙署。”
官署名。宋朝太常寺所属机构,管辖朝服法物库、南郊什物库、太庙什物库,掌藏其器服,以侍祭祀、朝会之用。
官名。北宋陪都应天府行政长官,以郎中以上官充任。府尹阙位时则置。
官名。明代设置,为通政使的副职,清代改为通政使司副使。参见“通政使司”。
官署名。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北洋政府设置,属农商部。其职掌为:一、水产的监理、保护;二、渔业的监理和保护;三、公海渔业的奖励;四、渔业团体;五、牧畜改良;六、种畜检查和兽疫;七、其他。北京军政府
官名合称。夏代始置,即“四辅,”见该条。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统领由渤海人组成之军。设详稳等职。
政区名。见“双头州郡”。
僧官。北魏以法果为沙门统,其后又以师贤为僧统。唐朝废,改立僧录。见宋代赞宁《僧史略中·僧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