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府

内府

①官署名。唐朝属五府 (即亲府、勋一府、勋二府、翊一府、翊二府) 及东宫三府 (即亲卫府、勋卫府、翊卫府) 所辖之折冲府。选五品以上官吏子弟,以宿卫宫廷。②官名。《周礼》天官属官,为内库长官。上士爵。掌受九贡九赋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西魏、北周为天官府内府上士、内府中士之简称。③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少府(监) 置。咸亨元年 (670) 复旧称。④明朝用以称宦官机构。


官名。内府既是皇室的仓库名,也是管库的官名。周代内府,是掌管王室仓库的官。《周礼·天官·内府》:“内府掌受九贡、九 赋、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凡四方之币献之,金玉、齿革、兵器,凡良货贿入焉;凡适四方使者,共其所受之物而奉之。凡王及冢宰之好予,则共之。”

猜你喜欢

  • 俸粮科

    清朝兵部武库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 廷尉

    官名。亦称廷尉卿。战国秦始置,秦、西汉沿置。景帝中六年 (前144)改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复旧。秩中二千石,列位九卿,为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长官,遵照皇帝旨意修订法律,汇总全国断狱数,主管

  • 行李

    同“行理”、“行旅”。或称“行人”,①古代使者代称。《左传·僖公三十年》: “行李之往来。”杜预注:“行李,使人也。”《左传·昭公十三年》: “行理之命无月不至。”杨伯峻注: “行李亦作行旅,谓使人。

  • 雄毅将军

    见“十雄将军”。

  • 归正人

    官场用语。南宋初,流落金朝人来归,称为归正人。有官人归正,即恢复原有官职,多注授不厘务差遣。士人归正,许于所在州军入学就读或赴秋试。

  • 廷尉主簿

    官名。三国魏置廷尉主簿,省录众事。蜀吴无考。

  • 长信院

    见“长信寺”。

  • 诸路宝泉都提举司

    官署名。见“诸路宝钞都提举司”。

  • 省闼

    皇宫内的官署。《后汉书·何进传》: “中官在省闼者或数十年,封侯贵宠,胶固内外。”皇宫内的官署。《后汉书·何进传》:“中官在省闼者或数十年,封侯贵宠,膠固内外。”

  • 南外宗正司

    官署名。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置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择宗室贤者一人管勾,掌外居宗室事务。大观三年(1109)罢,政和二年(1112)复置。南宋初,先移镇江,几经迁徙后,止于泉州。官署名。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