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刑部十七清吏司

刑部十七清吏司

官署名。清沿明制,刑部与户部都按省区分司,刑部定为直隶、奉天、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广、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七清吏司(户部无直隶、奉天、安徽三司),另有一个督捕清吏司,是按所掌职务命名的。以省区为名的十七清吏司,每司除掌本省区的刑名外,多数兼有其他事务,少数几个司也管其他省区刑名。直隶清吏司兼掌察哈尔左翼刑名。奉天清吏司兼掌吉林、黑龙江刑名。江苏清吏司兼掌核办赦免案件。福建清吏司兼掌关领汉官的官俸及满、汉官员的公费。浙江清吏司兼掌本部汇题、汇奏拟稿之事。河南清吏司兼掌“热审”案件(每年立秋前对杖罪以下犯减等或宽免,称为热审)。山西清吏司兼掌察哈尔左翼与迤北各城刑名,并察核汇题各省按年例咨报事件。陕西清吏司兼掌甘肃、新疆两省刑名并掌管囚粮。四川清吏司兼掌管刑具。广西清吏司兼管朝审(每年于霜降后审办京内死刑案件,称为朝审),并掌管囚衣。云南清吏司兼掌刑部印信的封启,贵州清吏司兼掌本部汉司员的升补事务。各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多为八人,至少为六人;另有额外郎中、员外郎、主事、七品小京官若干人,笔帖式一百二十四人,经承四十九人,分在各司办事。

猜你喜欢

  • 寨将

    官名。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置,以本路系将兵正将兼任,提举城寨兵马之事。

  • 国邑

    1、国都。《管子·八观》:“入国邑,视宫、观车马衣服,而侈俭之国可知也。”2、泛指诸侯王及公主的封国。诸侯王的封地称国,公主的封地称邑。《后汉书·百官五·县》:“凡县,主蛮夷曰道,公主所食汤沐曰邑。”

  • 巴牙喇纛章京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 “护军统领”。

  • 客司

    吏员名。宋代置于诸州,掌招待宾客。

  • 防閤

    官名。负责防卫。南北朝时诸王有防阁将军,以保护王和王府的安全。唐朝也有此官。见《旧唐书·职官二·户部》、《资治通鉴》宋泰豫三年注,齐建武元年注。唐代配备给官员的服役人员。《通典·职官十七》说:“凡京司

  • 给纳案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仓部置,掌仓庾储积给受之事。由仓部郎官领之。

  • 西掌客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仿《周礼》掌客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宾部中大夫属官,员一人,掌西边诸国使臣来朝的接待和安排。下设西掌客中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修订法律馆提调

    官名。清末修订法律馆属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定额二人,正三品,简任。掌承修订法律大臣之命,总管馆中一切事宜。

  • 掌郁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典祀中大夫掌郁中士佐官,正一命。

  • 周朝诸侯朝见天子。秋官称“觐”《周礼·秋官·大行人》:“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说文解字》: “诸侯秋朝日觐。勤劳王事也。从见堇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