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勋位

勋位

流外官等级。南朝梁置,位在蕴位下,门下、中书、尚书正令史等官此位。亦称“三品勋位”。


(1)太平天国依据功绩封给的荣誉称号。凡在金田参加起义的,均称“功勋加一等”, 凡自金田起义以后参加太平军, 从永安突围北上的,称“功勋”;凡参加扬州三河战役的,称“平胡加一等”;凡监试一次者,称“监试加一等”,二次、三次则加二等、三等。有多次功绩则加多种称号,按功勋、平胡、监试先后顺序排列,并增加等级。如参加三河战役者是金田起义后入伍,又随军队从永安突围北上的,则称“功勋平胡加一等”。若是在金田参加起义的,则称“功勋平胡加二等”。如在金田参加起义,又参加三河战役,并曾充任监试一次, 则称“功勋平胡监试加三等”。如又别有功绩,则称“二功平胡监试加四等”。实际中又有“功勋阅文加三等”和“加一等”之上不标“功勋”字样的勋位,似不完全按规定封授。勋位可根据功过升降增革。(2)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八月, 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未经参议院议决,迳行公布《勋位令》,规定勋位共分六等,即大勋位、勋一位、勋二位、勋三位、勋四位与勋五位,均由大总统亲授。获有清代世爵者均以受有勋位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同大勋位;公爵同勋一位;侯爵同勋二位,伯爵同勋三位,子爵同勋四位,男爵同勋五位。

猜你喜欢

  • 参议机务

    唐朝宰相职衔名义。《唐会要》卷五一《名称》: “唐隆元年(710)六月,刘幽求除中书舍人,参议机务。”

  • 袄正

    官名。唐置,见“萨宝府”。

  • 右牧丞

    官名。南朝梁、陈置,掌宫廷用马,属太仆卿。

  • 守陵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夏采下大夫属官,每陵员一人,掌所在皇帝陵墓的守卫、清扫、修缮等事务,下设守陵中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罢。

  • 上嫔

    内命妇位号。北齐置,为皇帝之妾。《北史·后妃传上》所载《河清新令》以光猷、昭训、隆徽为上嫔,比三卿。

  • 高等教育会议所

    官署名。清末学部所领之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定期每年会议一次,如遇重要事件,亦可临时召集会议。其议员例由学部属官、直辖各学堂监督、各省中等以上学堂监督及京外官绅之于教育事业素有阅历者充任,

  • 盛京礼部

    官署名。清朝盛京五部之一。掌盛京朝祭之事。顺治十五年 (1658) 设。置侍郎一人,掌部务,堂主事一人,掌档案文移; 读祝官八人、赞礼郎十六人,掌祭祀礼仪; 笔帖式十人、掌翻译缮写。分设左、右二司,左

  • 宫观都监

    见“宫观官”。

  • 太子宫门将

    官名。即太子左、右监门率,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降为正五品。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复名左、右监门率府率,正四品上。

  • 出入局丞

    官名。北齐置,掌出入局。官名。北齐太仆寺所属有出入局丞,所掌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