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寇

司寇

官名。三代始置。殷、周、春秋沿置。王室为卿爵,诸侯国或卿爵、或大夫爵,为国君重要辅佐大臣之一。春秋鲁、宋等国又设大司寇、少司寇,郑国有野司寇。战国时或称邦司寇。主刑狱诘盗,督造兵器。西汉衰帝元寿元年(前2)更名护军都尉为司寇,职掌迥异。明清为刑部尚书俗称。


1、官名①周置,《周礼·秋官·司寇》:“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刑官之属,大司寇卿一人,小司寇中大夫二人。“大司寇掌刑狱,小司寇掌外朝之政。见《周礼·秋官·大司寇、小司寇》。

②《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③汉朝司寇掌举不法。汉初名护军都尉,哀帝元寿元年更名司寇,平帝元始元年又改称护军。见《汉书·百官公卿表》。

2、刑部尚书的俗称。明朝和清朝,称刑部尚书为“司寇”。

猜你喜欢

  • 部署

    见“都部署”。官名。五代时为招讨使的属官。后来有都部署,专任主帅之任。《资治通鉴》后唐同光二年:“诏以天平节度使李嗣源为招讨使,武宁节度使李绍荣为部署。”

  • 司讼局丞

    官名。北齐置。见“司讼局”。官名。北齐太仆寺所属有司讼局丞,所掌未详。

  • 御羞丞

    官名。西汉置,初属少府,后属水衡都尉,员二人,为御羞令副贰。官名,汉武帝置,助御羞令掌管御羞苑。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参看“御羞令”条。

  • 承运库

    官署名。明朝置,隶户部。设大使一人,正九品,副使一人,从九品。掌收存浙江、江西、湖广、山西、四川等布政司及南直隶各府州岁解丝绢、毛皮等物。嘉靖中 (1522—1566) 革。官库名。明置,掌浙江、四川

  • 监造诸般宝贝官

    官名。元朝置。秩正五品,设于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置达鲁花赤二员。

  • 监门直事

    官名。即太子左、右监门率统领之监门直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此名,增为六十人,唐朝复名监门直长。

  • 亲王护卫指挥使司

    官署名。明洪武五年(1372)置,掌诸王府护卫。详见“王府护卫指挥使司”。

  • 恩贡

    明清贡监之一。指科举制度中,凡遇国家庆典或登极诏书,依例将府、州、县学生员之当贡者,贡入国子监之制。其为常例外之加贡,亦视为正途出身。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生员的一种。明清之制,凡遇国家庆典或皇帝即位颁

  • 北部尚书

    官名。北魏道武帝皇始元年 (396) 置,尚书省北部曹长官。权任很重,略低于南部尚书。文成帝崩时,慕容白曜任此职,与乙浑共秉相政。参见“北部曹”。官名。北魏初期设,《文献通考·职官六》说:“掌北边州郡

  • 鸿胪寺主簿厅

    官署名。明清两代在鸿胪寺设主簿厅,是主簿的办事机构。主簿掌章奏与文书往来。清制,主簿厅所属有档房、启疏科、俸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