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民政府参事处

国民政府参事处

国民政府的内部机构。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二月置,设参事、处员、书记官、书记等员。参事承国民政府委员会之命,分办或合办特交事件,并得随时拟具政务革新意见,提交参事会议讨论,并向国民政府委员会建议,但参事亦得用个人名义单独建议,或自由征集意见,连署陈请之。首席参事于参事会议时任主席,参事会议之职权为,一、关于委员咨询之事项;二、关于委员特交办理事项;三、关于各参事建议提案审查事项;四、关于参事处经费收支审查事项;五、关于参事处职员成绩考核事项;六、其他主要事项。参事会议决案,由首席参事分配各参事分别执行,其重要者呈常务委员会察核。处员承参事之指挥分理处务。书记官承长官之命助理处务。书记承长官之命办理缮写及其他事项。国民政府改为五院制后废。

猜你喜欢

  • 吏科

    官署名。明清六科之一。明洪武六年(1373)置,设给事中二人。初隶承敕监,后隶通政司。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四人。南京吏科亦设给事中一人。永乐(1403—1424)中六科自

  • 免殿试

    宋朝贡举考试的一项规定。省试合格待赴殿试举人,遇皇帝居丧,或其即位后第一次取士,则特准免殿试,直接诣殿参加唱名。南宋初,边远地区礼部正奏名举人难以赴试者,亦免殿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代科举考试中的一项规

  • 守龟

    官名。春秋鲁、晋、楚等国置,掌龟 卜占问。《国语·鲁语下》: “飨其宗老”,“老请守龟 卜室之族”。《左传·哀公二十四年》: “君告于天子,而卜之以守龟于宗祧,吉矣,吾又何卜焉? ”

  • 三波白门发运司

    官署名。宋置,见“辇运司”。

  • 狱典

    官名。见“司狱司”。

  • 观察处置使

    官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改采访处置使置,详见“观察使”。官名。即“观察使”的全称,见“观察使”条。

  • 编管

    官制用语。宋朝对官员的一种处罚。被贬谪官员送指定地区予以管制,称编管。此种处罚重于安置,而稍次于勒停。官员降罚方式之一。宋制,凡官员得罪,削除名籍,其情罪轻者处以“送某州居住”;情罪稍重者称为“安置”

  • 大行台郎

    “大行台郎中”的省称。

  • 甲科

    选官考试之等级。始于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置弟子员,岁末考试,以成绩定为甲、乙、丙三科。平帝时,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依选拔方法不同,又有射策甲科、明经甲科之别,皆得为郎。东汉沿之。顺帝时又增十人。唐

  • 交折

    清朝军机处术语。军机处将下发之奏折抄录副本后,由值班章京将本日所接各直省原折各归原函,缴还内奏事处,以便分别退还原具奏之人,称“交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