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行台

大行台

①官署名。北魏置,为尚书省设在各主要地区的派出机构,代行尚书省的权力,依所辖区域名称称关西大行台、东北道大行台、三徐州大行台等,管理辖区内的军政事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设大行台尚书令为长官,大行台尚书仆射协助管理大行台事务,置大行台尚书、大行台郎中等分曹理事。南朝梁、东魏、西魏、北齐沿置,北魏末期的关陇义军领袖万俟丑奴亦置。唐高祖武德(618—626)初,设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置令一员,仆射一员,左、右丞各一员,都事一员,兵部、民部、工部尚书各一员,司勋、考功、兵部、驾部、礼部、膳部、度支、仓部、刑部、都官、工部、屯田郎中各一员,食货监、农圃监、武器监、百工监各一员,主事及丞若干人。武德八年,省。②官名。北魏、南朝梁、东魏、西魏、北齐时多作为大行台长官的省称。《魏书·董绍传》:“时尔朱天光为关右大行台,启(董)绍为大行台从事,兼吏部尚书。”

猜你喜欢

  • 老上单于

    西汉时匈奴国君称单于,冒顿子稽粥称老上单于。《史记·匈奴列传》:“冒顿死,子稽粥立,号曰老上单于。老上稽粥单于初立,孝文皇帝复遣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注:“《索隐》:粥,音育。”

  • 典瑞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有典瑞中士二人,掌所执的玉瑞与礼神的玉器的保管,辨别其名号物色与用处。北周依其制置典瑞中士,正二命;典瑞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礼部下大夫。

  • 列侯洗马

    官名,汉置,掌侍从,出为先导。《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列侯旧有行人、洗马、门大夫。”。

  • 投供处

    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置,掌理双单月候选人员投递互结供状,稽察选卷,并请旨缺分及应补人员随时知照军机处,每月出投供堂报。设经承以办理事务。本处成立前其职任本为开设科所

  • 奏事中散

    官名。北魏中期由中散官分化出来,专司奏案,地位略高于中散。长期任职于某一曹署者,冠以机构名,如龙牧曹奏事中散、秘书奏事中散等。孝文帝太和(477—499)后期改官制时罢。

  • 知宗正丞

    见“宗正寺”。

  • 沙汰

    官制用语。即解除不适于现职之官员的职务。《北齐书·文襄纪》: “(高澄)又沙汰尚书郎,妙选人地以充之。”

  • 内殿承制

    官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置,为武臣阶官,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正八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为敦武郎。宋初武臣本官阶。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

  • 卖盐官

    官名。金朝置。掌贩卖食盐以佐军用。曾设在阳武。

  • 太官令丞

    官名。秦始置太官令及丞,属少府。汉沿置简称太官,也可称大官或泰官。又《封泥考略》卷一有“大官长丞”,则大官令也可作大官长,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所记不同。三国魏沿置,晋转属光禄勋,南朝宋齐梁陈转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