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鸿胪文学

大鸿胪文学

官名,大鸿胪属官。《汉书·平当传》:“当少为大行治礼丞,功次补大鸿胪文学。”《后汉书·百官二·大鸿胪》:“及郡国上计,匡四方来,亦属焉。”注:“《汉官》曰:员吏五十五人,其六人四科,二人二百石,文学六人,百石。”参看“大鸿胪”条。


官名。为大鸿胪所属的百石吏,《汉书·平当传》记平当“少为大行治礼丞,功次补大鸿胪文学。”

猜你喜欢

  • 北火氏

    炎帝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见“炎帝”。

  • 军司马上士、中士、旅下士

    官名。见“军司马中大夫”。

  • 通儧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职官。永安建制始设。分左、右,左单右双,各八人,共十六人。称如左一通儧、右二通儧等。职同检点。主天王视朝时出入言语。

  • 勾当度支使

    官名。见“度支使”。

  • 御船处

    清乾隆十六年改圆明园中清漪园御舟事务为御船处,置统领大臣等官。明年,又置八品水手催总三人、八品网户催总一人,二十四年改催总为催长。见《清史稿·职官五·御船处统领大臣》。

  • 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置大理都元帅府;至元十八年(1281),改为大理威楚金齿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大理路(今云南大理)、威楚路(今云南楚雄)、建宁路(后改顺宁府,今云南凤庆)、镇康路

  • 计置司

    官署名。宋仁宗天圣元年 (1023) 置,以枢密副使张士逊、参知政事吕夷简、鲁宗道总领,掌考校茶、盐、矾税岁入登耗,更立新法。

  • 包农昂邦衙门

    满语官署名。汉译作“内务府总管衙门”。

  • 景运仓提点

    官名。元置,见“尚供总管府”。

  • 麟趾学士

    即“麟趾殿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