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常少卿

太常少卿

官名。北魏始置,为太常副贰,位在丞上,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改四品上。北齐置为太常寺次官,员一人,四品上,位列诸寺少卿之首。隋初因之,炀帝增为员二人,从四品。唐、五代沿置,正四品上,协助太常卿管理礼乐宗庙祭祀事务,分领诸署。唐高宗、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奉常大夫、司礼少卿,旋各复旧。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始为职事官,员一人,从五品。南宋初,兼宗正少卿。辽朝置为南面官。金朝员一人,正五品。元朝或置或罢。明初称太常司少卿,洪武三十年 (1397)复旧,员二人,正四品。弘治七年 (1494) 以后,增设一员,提督四夷馆,掌翻译事务。清朝设满、汉各一员,正四品,协助寺卿管理祭祀礼仪,至祭期可任赞礼官。光绪 (1875—1908) 中省。自北齐以来,亦称“太常寺少卿”。参见“太常寺”。

猜你喜欢

  • 三卫

    郎亲卫、勋卫、翊卫卫府合称。①隋朝左、右卫所领亲卫、勋卫、翊卫及太子左右卫率所领亲卫、勋卫、翊卫,皆称三卫; 炀帝大业三年(607) 左右翊卫(左右卫)所领三卫改为三侍,太子左右卫率所领三卫依次改为功

  • 寺署

    即官寺、官署衙门、官吏办公之处。《后汉书·蔡邕传》:“今灾眚之发,不于宅所,远则门垣,近在寺署,其为监戒可谓至切。”

  • 左威卫将军

    官名。唐朝十六卫将军之一,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左屯卫将军置,二员,从三品,佐左威卫大将军掌宫禁宿卫,督其属。辽朝亦置,为加官。

  • 广西部郎中

    官名。明初户部广西部、刑部广西部均置,各一人,正五品,掌本属部之事。参见“广西部”。

  • ①爵名。周朝贵族地位较低的一种爵位。士爵又分上、中、下三等。春秋时士多为卿大夫家臣,或食田,或以俸禄为生。《左传·昭公七年》: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②狱官。相传虞舜时皋陶任此官。

  • 广东科

    官署名。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 侯国门大夫

    官名,掌府门,西汉置,东汉省。见《后汉书·百官志》。

  • 典织

    官名。隋炀帝所置女官,尚工局司织副贰,二员,从七品。宫中女官名。见“司织”。

  • 中军骑督

    官名。西晋置。典中军骑兵,《晋书·李特载记》: “中护军切征,(李庠) 不得已而应之,拜中军骑督。”

  • 宫苑副使

    官名。唐朝后期始置,为诸司使之一,多以宦官充任。宋初沿置,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属西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