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庙署令丞

太庙署令丞

官名。北齐太常寺所属有太庙署,置令及丞。掌郊庙社稷等事,并领郊祀、崇虚二局丞。隋唐金元太常寺均置太庙署,以太庙令为长官,惟宋不置太庙署,以太庙令属宗正寺,以入内内侍充任,掌宗庙荐新、七祀及功臣从享之礼。明清则各坛庙尉中有太庙尉。元于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始置太庙署,属太常礼仪院,秩从六品。掌郊祀行礼,兼廪牺署事。设令二人,从六品;丞二人,从七品。

猜你喜欢

  • 左金吾卫中郎将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左候卫为左金吾卫,其左翊府置为长官。员一人,正四品下,掌领本府翊卫,督京城六街铺巡警,以果毅二员助巡; 入阁日,升殿受状。宋朝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以宗室为之,

  • 上万户府

    官署名。元朝军府等级。秩正三品,统军七千以上,置达鲁花赤、万户各一员,俱正三品;副万户一员,从三品。

  • 牢城军

    金代诸路军之一。由尝为盗窃者组成,以充防筑之役。

  • 通政院江南分院

    即“行通政院”。

  • 符玺监

    官名。隋朝门下省符玺局长官,置二员,正六品; 炀帝大业三年 (607)改为符玺郎。

  • 炮人

    官名。同“庖人”。春秋时晋国置。掌烹饪膳食。《韩非子·内储说下》:“晋平公觞客,少庶子进炙而发绕之,平公趣杀炮人。”

  • 南益

    西夏官位。枢密位之一。

  • 苗民官

    官名。明朝武职土官,非泛指。设置于湖广、云南、贵州某些苗民区,以当地民族头人担任,世袭。

  • 俊秀

    官制用语。明朝凡幼童、白丁和商贾以捐纳而得入监为监生者称俊秀。或称“例生”。大都不入国子监读书,只候凭票选官。清朝专指汉人无“出身”而入仕者。武生行伍就文职者亦视于此。其捐输官职,止授从九品或未入流。

  • 史馆同修撰

    官名。南宋史馆置,以侍从官充任,位在修撰下、检讨上,掌修史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