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小宗伯上大夫

小宗伯上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春官府次官,员二人,佐大宗伯卿掌礼、乐、祭祀、天文历法、卜、祝以及纶诰、著作等方面的事务。正六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官名。北周依《周礼》之制设置,为大宗伯卿的副职。《周礼》小宗伯的职务是掌理建立国中祭祀的神位,五礼的禁令与用牲品的差等,辨别庙祧的左昭右穆,辨明五等吉服与凶服,车旗宫室的禁令。掌理四时祭祀行事的程序与礼仪,凡大礼则辅佐大宗伯;小祭祀,则与大宗伯在大祭祀中一样专掌祭祀。北周小宗伯上大夫员额二人,正六命。任此职者见《周书·杨忠传》:“孝闵帝践阼,人为小宗伯。武成元年(公元559年),进封随国公,寻治御正中大夫。”参见“大宗伯卿”。

猜你喜欢

  • 王府护卫

    官名。清置,亲王府二十人,世子十七人,郡王府十五人,长子十二人,贝勒十人,贝子六人,公主四人。分为三等:一等从三品,二等从四品,三等从五品。掌随护宿卫。

  • 龙卫军详稳司

    官署名。辽朝置,为北面军官,统领龙卫军。

  • 德明

    西夏语官名。西夏置,职掌不详。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三十一载:“乾顺遣首领德明雅逋木攀。”德明为雅逋木攀的官称。

  • 都右司马

    官名。战国置。掌都邑军事的高级军吏。《古玺汇编》第五九号: “庚都右司马。”

  • 归义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四班,拟伏波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拟光烈将军等号,班阶略高。

  • 礼部参议厅

    清末礼部内部机构。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设,掌审议本部各司重要事务,总核征收地租草价等一切公产事务,兼理本部各司俸银俸米。设左右参议各一人,正四品,所属有主事二人,掌缮写并督率笔帖式工作。

  • 聘君

    东汉对有学识有品行的社会知名人士,常以重礼征聘而授予官职,称“聘君”或“征君”。后世也有沿袭以制者。

  • 舟工中士、下士

    官名。汉中尉属官有都船令丞,水衡都尉有辑櫂令。晋水衡令有舷曹吏。《齐职仪》有官船典军一人。北周置舟工中士一人,正二命;舟工下士,正一命。掌公私舟船之事,属冬官府司水中大夫。

  • 籍田令

    官名。亦作藉田令。西汉文帝二年(前178)始置,管理籍田之事,隶大司农。籍田即每年春耕前皇帝率群臣在专辟的土地“籍田”上行耕作之礼,以示重视农耕。籍田所获谷物供宗庙祭祀之用。东汉省。西晋武帝泰始十年(

  • 南院枢密副使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南枢密院官员,在知南枢院事下。官名,辽朝置,为南枢密院官员,位在枢密使下,佐枢密使掌文选、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之民皆归其管。见《辽史·百官志一》,参看“南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