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右外兵郎
参见“右外兵郎”。
参见“右外兵郎”。
官名。北齐置。属太子左、右卫坊,位在太子内直备身正都督之下。从五品。
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府的内部机构。掌收发各种公文、函电,职官设置不详。
巡按使公署的内部机构,北洋政府置,见“巡按使公署”。
官名。唐玄宗前后置,以宦官充任,掌供奉朝会,赞引亲王、宰相、百官、蕃客朝见辞谢等。五代后梁沿置。其后,渐以安排武臣,无职掌。宋因之,属横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太祖乾德二年 (964)
文书之附页。清朝官场习惯,凡属员向长官禀事,对不便写于手本内之事则另书于一张单帖上,夹附在手本的第一幅内,称“夹单”。
见“八大臣”② 。
官名。即太子率更丞。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掌东宫田赋、财赋出纳,隶家令司、内宰司。设于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置达鲁花赤、提举、大使各一员。
见“銮仪卫掌卫事大臣” 。
① 册命、锡命。《颂鼎铭》: “尹氏授王命书,王呼史虢生册命颂。”《周易·师》: “王三锡命。”② 任命,委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③ 官秩称谓。历代官秩品级一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