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廷尉卿

廷尉卿

东汉至南朝、北魏为廷尉尊称。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 (508)定为正式官称,十一班。陈因之,三品、中二千石。


官名,东汉置,为廷尉长官,俸中二千石,掌平狱,奏当所应。凡郡国的疑难案件,皆处当以报。属官有正和左监各一人,左平一人。见《后汉书·百官志二》。其后,魏晋南北朝多沿置。

猜你喜欢

  • 当国

    指大臣执政主持国事。《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春秋时郑国执政首领的称谓。《左传·襄公十年》:“于是子驷当国,子国为司马,子耳为司空,子孔为司徒。”

  • 赞务

    官名。隋朝雍州属官,居别驾下,从四品。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州长史、司马后置一员,为郡太守副贰,京兆、河南所置从四品,上郡正五品,中郡从五品,下郡正六品。官名。隋炀帝置,位在郡守之下,为郡守的副贰

  • 良士

    爵名。汉武帝所制武功爵的第三级。《史记·平准书》:“请置赏官,命曰武功爵。”《集解》瓒曰:“《茂陵中书》有武功爵:一级曰选士,二级曰闲舆卫,三级曰良士,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六级曰秉铎,七级曰千夫

  • 捕盗案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刑部置,掌治安之事。由刑部郎官领之。

  • 十八路

    政区名。宋真宗末年分全国为十五路,至真宗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又分西川路为益州路与梓州路;分峡西路为利州、夔路;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共为十八路。经仁宗、英宗两朝至神宗朝初年而不变,是北

  • 并州刺史

    官名。北齐以并州为立国之地,建国后有陪都的规制,并州刺史相当于司州牧的职任,治所在晋阳,统太原、乐平、上党、乡郡四郡。

  • 长宁宫

    辽朝宫帐名。又称“蒲速盌斡鲁朵。”太祖淳钦皇后以辽州及海滨县等户置。宫帐在高州,陵寝在龙化州东一百里。有正户七千,蕃汉转户六千,出骑军五千。辖辽、仪坤、辽西、显四州,奉先、归义、定霸三县,北女古石烈,

  • 典御

    官名。北魏置,分管皇帝生活起居,依所管具体事务分“尚食典御”、“尚药典御”等。北齐设“中尚食典御”、“中尚药典御”等。隋初门下省尚食、尚药局各置二人,正五品,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奉御,隶殿内省。又

  • 大程官

    流外官名。宋初置于三省与枢密院,掌承发诸房文字。金代在尚书省左右司亦有设置。

  • 太子三少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