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征虏将军

征虏将军

①武官名号。东汉初年有征虏将军祭遵。② 官名。三国、魏、晋、南朝宋、齐、梁及北魏为武官,亦作为高级文职官员的加官。三国魏、晋、南朝宋为第三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置智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等五将军代替此职,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六班。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第三品上,太和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


杂号将军名,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遣骠骑大将军景丹率征虏将军祭遵等二将军击弘农贼,破之。”其后,三国魏晋南北朝等皆置。《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魏、晋和南朝宋为三品,北魏为从三品。明朝也置。参看《南朝宋汇要》、《魏书、官氏志》、《明汇要·职官·将军》。

猜你喜欢

  • 司稼寺卿

    官名。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复改司农寺为司稼寺,以司稼寺卿、少卿为正副长官。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为司农寺卿、少卿。

  • 房考官

    参见“同考官”。

  • 左奉宸卫

    官署名。即左千牛卫,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左千牛府置,旋改左千牛卫。

  • 中垒司马

    官名,西汉置,为中垒校尉的属官,掌领兵,秩六百石。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 典属国丞

    官名,汉置,为典属国属官,掌文书。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属国》,参看“典属国”条。

  • 详明吏理达于从政科

    科举制科之一。宋代设置,属于吏治类科目,于真宗、仁宗时诏举之。

  • 坑冶铸钱司

    见“铸钱监”。

  • 南北军

    军队名,西汉时驻守京师的禁卫军分南军和北军。《汉书·刑法志》:“京师有南北军之屯。”西汉未央宫、长乐宫都在长安城南,因此,护卫这两宫的禁卫军称南军,由卫尉统领。北军属中尉,掌巡逻京师,禁防盗贼。《汉书

  • 通政使司左参议

    官名。明朝通政使司置,左、右各一人,正五品,佐通政使掌受内外章奏封驳之事。

  • 肃纪右司

    官署名。清朝盛京刑部所属四司之一。康熙元年 (1662) 设。掌边外蒙古狱讼案件。设郎中,满洲一人; 员外郎,满洲一人; 主事满洲一人、蒙古二人。光绪三十一年 (1905) 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