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征西将军

征西将军

官名。①东汉和帝永元(后89—105)中,刘尚曾任之。当时地位不很高,与偏、裨、杂号将军同。东汉献帝建安(196—220)间曹操执政时,列为四征将军之一,地位提高,秩二千石。三国魏文帝黄初(220—226)中,定为二品,位次三公。魏、西晋时多授予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者,驻长安,三品,若为持节都督,则进为二品。其后亦多授予出镇方面的持节都督。十六国汉、西秦、大夏沿置。南朝、北魏地位仍显要,北齐时已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南朝宋三品,若为持节都督则进为二品,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三班,普通六年(525) 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三班。陈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一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二品。北齐仍二品,北周改为八命。隋初列为散号将军,降为正六品,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② 明朝驻宁夏总兵,挂印则称征西将军。参见“总兵”。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诏征西将军耿秉屯酒泉。”《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二年夏五月,以征西将军郭淮为车骑将军。”其后,晋、南北朝等置。明朝驻宁夏总兵挂印则称征西将军。

猜你喜欢

  • 天云军详稳

    官名。辽北面军官。领天云军。

  • 人材

    荐举名目。明洪武六年 (1373) 罢科举后,置为荐举名目之一。选德才兼备者,礼送京师授官。明初重视各地粮长。干练者称税户人材,亦可推授官职。

  • 别驾从事

    官名。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部属吏。司隶校尉行部时由别驾从事奉行,录众事,秩百石。州刺史(州牧)所属别驾从事职秩同。均由所部长官自辟除。官名,汉置,属司隶校尉,校尉行部时掌奉引,录众事。秩百石。州刺史(牧)

  • 建德校尉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勒置。《晋书·石勒载记下》: “建德校尉王和掘得员石。”

  • 哈剌鲁万户府

    军府名。元朝设于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置司于辽阳行省内,掌哈剌鲁军人。后移屯囊阳,又称为阿儿鲁万户府。成宗大德二年(1298)后,置司于南阳北。文宗天历二年(1329),划归大都督府,列入卫军

  • 长信院

    见“长信寺”。

  • 监军奋威将军

    杂号将军名,三国刘备置,掌征伐或驻守。《三国志·蜀书·马忠传》:“(建兴)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忠遂斩胄,平南土。加忠监军奋威将军。”

  • 三公曹尚书

    官名。西汉成帝初置,属尚书令,主断狱事。东汉沿置。据《晋书·职官志》,汉光武帝刘秀以三公曹主岁尽考课诸州事。然《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未载此官。官名,也简称三公尚书。汉置,俸六百石,掌

  • 临时执政府军务厅

    北洋政府时期临时执政府的内部机构。相当于总统府的军事厅,掌参议军事。职官设置不详。

  • 会推

    任官制度。明朝定凡重要官职,多召集内阁、吏部、九卿、科道会官推举,然后由皇帝决定任命。清代任用官员的方式之一。初因明廷推之制,内自大学士至京堂,外官督抚藩臬,由廷臣会推。后来停止会推,用开列题请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