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监
官署名。即国子监,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国子监。
官署名。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国子监为成均监,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
官署名。即国子监,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国子监。
官署名。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国子监为成均监,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
官名。西汉置,属少府,为均官长副职。官名,汉置,为均官长之副,佐均官长输入干草或征收山陵税等。参看“均官”、“均官长”条。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右监门府将军为之,置二员,从三品,协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判出。宋朝置为环卫官,无职掌,无定员、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官。神宗元丰(1078—1085)
官名。南诏官,主礼,以清平官,酋望、大军将兼。
官名。北齐置,秘书省属官。详“正字”。
官署名。 明朝内府所属机构。 一名洗帛厂。隶御用监。置掌作内官一员、协同内官无定员。掌造各色兜罗羢及诸绦绶。
①查核察看之意。东晋、北朝有检校御史。②官制用语。初谓代理,隋及唐初皆有。《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三年》:“诏(李)仲文检校并州总营。”胡三省注: “检校官未为真。”即尚未实授其官,但已掌其职事。中唐以
官名,属五威将,掌佐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详《五威前帅》条。
爵名,汉武帝置,为“武功爵”的第二级,用来赏军功。《史记·平准书》:“请置赏官,命曰武功爵。”注:“《集解》瓒曰:《茂陵中书》有武功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舆卫,三级曰良士,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
官名。《宋书·州郡志一》载:“秣陵令……(晋) 义熙九年(公元413年)移治京邑,在斗场。晋恭帝元熙元年(公元419年)省扬州禁防参军,县移治其处。是东晋时扬州有禁防参军,至晋亡前一年始省。
因犯罪被罢官。《晋书·石崇传》: “伏待罪黜,无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