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隋唐时称烽火瞭望处为烽,称瞭望兵为烽子,称其主官为烽帅。守烽吏名。汉代边郡有督烽掾,北周则有烽帅,隶于镇戍。任此职者见《周书·齐炀王宪传》:子贵,“出为豳州刺史,白兽烽经为商人所烧,烽帅纳货,不
流外官名。唐置,属殿中省尚辇局,秩流外九品,七辇主辇各六人。又宗正寺诸陵台亦置主辇四人。
官名。南朝梁置,郡县属官,职掌送离任长官至京师或其他任所。
官名。北齐置。掌并州尚书省三公曹事务。其职掌与“三公郎中”略同。
又译札野。金朝军事将领的勤杂服役人员,选勇敢及家庭富有者充任。元朝亦沿此制。
明代五军营附属营之一。见“殚忠营”。
官名。南诏官,中府主将。
官名。清末陆军部承政司之长官。宣统二年(1910)设。掌承政司事。
官名。唐朝太常礼院置,一员,德宗贞元七年 (791) 停,九年复置,成为定制。
见“十壮将军”。官名。南朝梁代有此将军,为十二班。见《隋书·百官上》。